中石化胜利油田原油产量在连续两年“箭头向上”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上半年生产原油1175.35万吨,超计划1.6万吨;天然气4.7亿立方米,超计划0.74亿立方米,实现时间和任务“硬过半”。
今年以来,胜利油田牢记“国之大者”,坚定扛牢责任使命,把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胜利油田、九江石化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传承石油精神(铁人精神)、弘扬石化传统,团结凝聚员工群众干事创业,集智聚力打赢油气增储上产、产业转型升级、风险防范化解等“六大攻坚战”,高质量勘探、效益开发有序推进,增储上产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勘探是“饭碗工程”。胜利油田勇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主力军,聚焦保拓矿权、突破发现、规模增储三大核心任务,按照“立足全区、决胜深层、常非并重、统筹推进“的思路,取得丰硕勘探成果。
上半年,胜利油田完成探井交井54口、进尺17.63万米,探井成功率为66.7%。在济阳页岩油和东西部常规探区取得七大突破、九项新进展。其中,东部探区临南洼陷致密油勘探取得商业产能突破,西部探区准中超深层、准北山前带推覆体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济阳页岩油不断拓展新洼陷新层系新类型,胜利油田三级储量指标均超计划运行。
发现储量,目的是转化为新的产量。胜利油田全面抓实效益开发,以增加经济可采储量为核心,优化产能、产量结构,全力推进规模效益建产,全力夯实老区稳产基础,确保油气产量向上向好态势。
产能建设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胜利油田牢固树立“少井高产”“无效益井一口不打”的理念,大力推广“千方液、百吨井”建产模式,海上又新增3口百吨井。上半年,新建(增)产能122.9万吨、同比增加11.2万吨,常规单井产能达标率达到95.8%、同比提高9.1%。
老区稳产基础不断夯实。聚焦“提能量、控含水、降递减”,胜利油田强化精细注水管理,有序实施投转注、压驱等稳产工作,加快推进海上埕岛油田埕北25G区块二元驱运行,深化化学驱“3+2”研究及应用,上半年增油73.6万吨。目前,动液面保持稳定,综合含水控制在92.3%以内,常规自然递减稳中有降。作为大幅提高采收率的“撒手锏”技术,化学驱实现了从 80℃到85℃的跨越,解决了驱油剂耐高温高盐的难题,为胜利油田释放了超亿吨化学驱资源储量。
聚焦油藏经营,各行各业都是主力军。胜利油田专业化单位与开发单位深化目标同向机制,共同做大油藏经营“蛋糕”,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油气井下作业中心深化“四提一降”系统工程,精准实施误工管控措施,上半年交井6817口,平均单井周期同比压减0.2天。电力分公司稳步推进“三站一线”重点工程,积极推进电网提升行动,有力提升电网保障支撑能力,因电网故障影响原油产量持续降低。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完成工作量近1.3万井次,有效支撑油田勘探开发。
安全是高质量发展不可突破的底板。胜利油田始终把安全摆在“三个一切”的重要位置,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细化落实10项重点任务、26项具体措施,组织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技术比武,交流油田安全典型做法,共排查隐患2.6万余项,开展应急演练近1400场次,全员安全意识、实操能力明显提升。重点推进单拉井改管输工程,胜利油田单拉井总量由2671口降至925口,压减65%,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科技创新是胜利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胜利油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上半年,累计攻关实施各类科研项目649项,包括国家项目(课题)15项、中石化项目175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8项。胜利油田新型可变形黏弹性颗粒驱油剂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获得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管输、驱油与封存(CCUS)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 奖,“稠油化学复合驱冷采工业示范应用”等2个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顺利通过验收。(供稿人:山东东营网媒新闻传播中心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