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蝉鸣声声,走进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河东乡爱民社区,一个古朴雅致的木质凉亭映入眼帘。凉亭下,老人们悠然自得地围坐在一起聊天、下棋,呈现出一派祥和、温馨的氛围。
“凉亭本就是大伙儿纳凉歇脚的地儿,我们琢磨着,不如把这份‘熟络劲儿’充分利用起来,这样不管是说事议事还是化解矛盾,都能少些拘谨,多些亲近。”爱民社区党委书记张茹彬说。如今,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轮流在凉亭值守,备好凉茶等着居民来“串门”,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暖心角”。
民意“收集站”:凉亭里的民主议事厅
“小区老年人多,需要加装路灯,方便夜间出行。”“小区门口的道路泥泞,一到下雨天没法下脚。”……居民们捧着凉茶,你一言我一语,把心里的诉求全倒了出来。社区工作人员拿着本子认真记,最后汇总出56条意见建议,全成了改造的“清单”。
没有会议室的严肃拘谨,居民们在乘凉闲谈间畅所欲言,从基础设施维修聊到环境卫生整治,大家纷纷为小区的美好明天出谋划策。如今,路灯亮了、路面平了、管道通了,居民们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都说:“这都是凉亭里聊出来的好结果!”
矛盾“调解室”:一杯凉茶解心结
“有啥事儿坐下慢慢说。”今年上半年,一户居民的坡屋顶被大风掀落,砸坏了邻居家雨棚,两家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关系一度降至冰点。社区工作者得知此事,赶紧把双方拉到凉亭里,倒上几杯凉茶,化身“和事佬”笑着说:“都是老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先喝口茶消消气。”一杯凉茶下肚,原本紧绷的气氛缓和了不少。大家围坐在石桌旁,你一言我一语,摆事实、讲道理。经过耐心调解,两家人握手言和,达成共识。
一杯凉茶、几句家常,成了化解矛盾的“润滑剂”。今年以来,社区依托凉亭成功调解屋顶损坏、邻里噪音、垃圾堆放等纠纷十余起,原本可能激化的矛盾,都在凉亭的树荫和茶香里悄然化解。
党群“连心亭”:政策传声聚民心
日子久了,凉亭的功能还在不断拓展。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在这里开起了“凉亭微课堂”:普法课上,检察院工作人员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婚姻家庭、防范诈骗等法律知识;在政策宣讲中,以惠民政策、基层治理为主题,党的政策通过故事分享等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传统节日里,“新春写对联”“中秋猜灯谜”等活动增添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接下来,我们还想给凉亭加些‘新功能’,比如建个‘社区宣传栏’、搞个‘手艺交流班’,让大伙儿来得更勤、聊的更多。”张茹彬说。
从“纳凉地”到“暖心角”,小小凉亭的蜕变,印证了“治理效能藏于民生细节”的道理。下一步,德安县将以爱民社区为样板,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让更多“微阵地”释放“大能量”,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细微处持续增强。(周姝君袁国楷德安县河东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