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山西古戏台的视觉盛宴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九三学社山西省委直属艺术支社美术馆”拉开帷幕。“山西古戏台”刘朝辉摄影作品展览正式开幕,近100幅作品亮相,带观众领略山西古戏台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关于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依存关系的深度对话。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戏台星罗棋布,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曾是乡野间的灵魂所在,也是传统风俗与信仰的物质依托。这些戏台见证了无数场戏曲演出,是当地民众文化生活的核心,也成为村落文化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次展览的作品是刘朝晖先生20多年影像记录的阶段性总结。他走遍山西省内100多个县市,拍摄了1000余幅作品,最终精选出这些在文献纪实与人文关怀层面都极具价值的作品展出。从金、元、明、清不同朝代的老戏台风貌,到古戏台与当代乡村生活相互交融的场景,每一张照片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些作品不仅是类型学意义上的多角度记录,保留了传统纪实摄影的文献价值,更是在延续《上庙的日子》古庙会专题后,对晋地风土建筑、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依存关系的深度探索。在这些影像中,古戏台不再仅仅是演戏的场所,当它们卸下实用功能,其文化象征意义愈发凸显,获得了美学上的重生。
展览现场,观众能通过这些照片感受到古戏台独特的建筑美学,斗拱飞檐、木雕砖刻,无一不展现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还能看到古戏台与周边生活场景的融合,孩子们在台下嬉戏,老人们闲坐聊天,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
此次展览既是对山西古代建筑遗产的崇高致敬,也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辨。刘朝晖先生用镜头提醒我们,尽管岁月流转,一些事物的外在功能或许会改变,但文化的根脉永远不会消逝。这些古戏台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期待更多人走进美术馆,通过这一扇窗,了解山西古戏台的前世今生,感受三晋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刘景,饶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