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莎车、麦盖提县,气温虽居高不下,但格外忙碌。
正值汛期的提孜那甫河,携卷着滚滚黄沙,匆忙滋润着这片嵌入沙漠的绿洲;几十万亩绿油油的棉花、枣树等经济作物,疯狂生长;塔克拉玛干的风沙,也没闲着,隔三差五就来一场与烈日共舞的沙尘暴。
城镇、农田、防沙林、沙漠,柏油路、砂石路、浮土路、纯沙路,一路经历一路颠簸,坐落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的物探项目营地终于映入眼帘。
布瓦什西三维项目,是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开辟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区块的第一个物探项目,也是时隔16年重返延长石油的首个项目,由SGC2106队实施。
黝黑的脸庞、坚毅的目光,初见布瓦什西三维项目经理、SGC2106队党支部书记赵中跃,给人的感觉是稳重、踏实。
指着驻地大门上“找油找气端牢能源饭碗、精雕细刻铸就优质工程”的楹联,赵中跃说:“2023年8月来,队伍连续为内蒙古万创集团施工了4个项目,全部获得精品工程、优质工程评价。集团公司外部市场的良好口碑,为中标布瓦什西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目使用了近10年井炮施工最为豪华的观测系统,创塔西南之最。每一炮的地震数据采集量达到1.8个GB。”SGC2106队代理队经理吴会平介绍说,共有278名自有员工参与项目施工,人员替代数量之多也属首次。
讨论期间,地震炮声不间断鸣响,活动板房发出轻微的共鸣。会议室墙角桌子上的茶杯,蒙了一层薄薄的细沙。
下午5点,钻井副经理张爱民,钻井班长彭建强、王立杰风尘仆仆“闯”进了会议室。身上火红色的工衣略有掉色,但不失整洁。
“风沙现在小多了。6月份以来,就刮了9场沙尘暴,天天蓬头垢面的,每天只要一回到驻地,第一件事就是冲进澡堂子。”
“天太热,下雨是最大的奢望。正午时分地表温度超过60摄氏度,手放在沙子上不到2秒钟就烫手。偶尔碰见下雨,恨不得找根绳子拽着乌云走。”
“不论人员还是车辆,都讨厌浮土区。一脚踩下去,能没掉半截小腿。”
找油一线的汉子们质朴、率真,平时话不多,但一谈起工地上的难忘经历和切身感受,就像打开了话匣子。
下午6:30,几声清脆的哨音打破了营地的宁静。5分钟后,10余名队员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列队集合。吴会平说,这是炮班开班前会,今晚的炮就靠他们了。
车场另一旁,放线班员工结束了一天的施工,陆陆续续回到营地。洗澡、洗衣、上网、聊天……“沉寂”了大半天的营地瞬间“热闹”起来。
7月的新疆莎车,与山东东营的时差达2小时45分钟。晚上9:30,迎着夕阳,我们前往仪器车的驻点采访。红白相间的仪器车,驻扎在挨着防护林数百米的一处大沙梁上,一根近40米的巨大天线直插云霄。
从无人机的视角看去,天边灰白色的太阳与突兀耸立的仪器车及天线构成一幅干净的剪影。许是沙尘的缘故,今天没有绚丽的晚霞。
“昨天的晚霞就很美。”仪器操作员黄兆杰从手机里找到他的摄影作品,兴奋地给我们看。
黄兆杰是短视频拍摄爱好者,只要一出工,就带着长枪短炮,不错过任何的美景。在他眼里,物探人不仅有对找油的执着,还一定要有诗和远方。我们相约,回沙漠驻地后再深度探讨拍摄创意。
晚上10:30,能容纳20人的营地会议室座无虚席,驻队监督、各工序负责人、班长骨干以及分包商管理人员聚在一起,汇报本周工作进展、统筹下周计划、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
“甲方对排列摆放质量表示满意,大家要再接再厉。”“生产进入后期,安全这根弦绝不能掉以轻心。”“高温天气一直在持续,现场安全防护标准不能降。”会议一直开到晚上11:45。
晚上12:00,驻地中央的国旗、队旗,迎着大漠晚风飒飒作响。隆隆的勘探炮声,回响在塔克拉玛干西缘。问过很多物探队员,这时近时远的炮声,就好比催眠曲,有炮声,睡得反而更踏实。
坐落在整个工区中央的板房群,整齐划一地沐浴在那轮农历六月十九的亏凸月光下。躺在床上,震波不时传递,大地像极了微微的摇篮。
今夜,炮声一直未停。
(供稿人: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陈俊蒋云龙张广虎刘新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