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期一周的“让世界看见秦岭”优秀作品展在陕西省图书馆落下帷幕。作为推动秦岭生态文化传播的重要实践之一,本次作品展于7月18日开展,其中特别开设的“笔墨·秦岭”大学生书画创作大赛单元,共展出获奖书画作品162幅,这既是对青年力量参与生态保护的一次成果展示,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际,新一代青年将生态自觉转化为笔下丹青,用艺术语言诠释该重要理念的一次文化实践。
秦岭,作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其生态保护既是守护自然根基,更是传承文明血脉。多年来,秦岭生态保护相关工作始终以“两山”理论为遵循,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深度融合。2024年10月“让世界看见秦岭”——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书画摄影文化宣传活动(2024-2025)启动以来,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在读大学生、研究生踊跃响应、积极投稿,他们走进秦岭深处,以脚步丈量每一寸生态之美,以笔墨定格每一幅山水画卷,为此次展览注入了大量兼具创意巧思与思想深度的作品,成为展厅里最动人的风景。
“我的作品灵感就来源于在秦岭写生的经历,我希望通过我的画笔展现秦岭细腻、鲜活、生机勃勃的另一面,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秦岭生态之美,并自觉加入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获奖代表王孑一略说。
一幅《秦岭赋》书法作品,以古朴苍劲的笔韵勾勒秦岭山川的磅礴,以凝练笔墨书写生态保护的深意;另一幅国画作品《理想家国》,以细腻笔触晕染青山叠翠、宁静悠远的图景——这些作品生动印证了多年来秦岭生态保护及修复政策实施的成效。从秦岭区域专项整治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生态监测体系完善到绿色发展模式探索,秦岭生态持续向好的每一步,都成为青年创作者笔下最鲜活的素材,也让公众直观感受到秦岭生态保护的扎实成果。
在一幅美术作品前,市民刘女士驻足赞叹:“这些年轻人用传统笔墨画出了秦岭的新模样,既有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根脉,又有年轻人的鲜活灵气。看着这些画,就像看到了秦岭文化的传承火种,也让更多人愿意走近秦岭、读懂秦岭。”
一件件艺术作品里,青年学子们用宣纸记录下秦岭从治理到新生的生态轨迹,用墨韵勾勒出从理念觉醒到文化自信的精神图谱,也使本次作品展为生态文明理念普及提供了具象化载体,成为文化赋能生态保护的一次有益探索。在未来,青年们将以实际行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新篇章,为凝聚全社会保护合力、推动秦岭生态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和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