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上庆铝土矿正式投产:筑牢绿色根基,兼顾民生福祉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26 16:15:26
摘要: 矿山排水沟与沉淀池针对恢复治理区(VI号矿体西南部·庆竹湾)原矿山主采矿遗留的采坑问题,项目聚焦“地质隐患消除+生态焕新”双重目标,对28亩治理区域实施采坑回填,同步配套建设210米截排水沟与16立方米沉淀池,最终通过覆土种植植被让废弃采坑重披绿装,收集的水体则持续用于矿区生态维护——昔日的“破损点”,如今已成为生态治理的“示范窗”。面向未来,公司董事长林谋太表示,上庆铝土矿将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步伐,在持续巩固生态治理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向提升,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共赢。作为当地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该矿由瓮安县欣宇娱乐有限公司运营,总投资已达1.5亿元,其稳健落地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以“绿色筑基、民生为本”的理念,书写着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协同推进的新篇章。


近日,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珠藏镇新兴村(原木引槽乡上庆村)的上庆铝土矿正式投产。作为当地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该矿由瓮安县欣宇娱乐有限公司运营,总投资已达1.5亿元,其稳健落地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以“绿色筑基、民生为本”的理念,书写着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协同推进的新篇章。

回溯项目历程,上庆铝土矿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辨:2011年首次取得采矿证,2017年成功将产能扩大至30万吨/年,现各项手续齐全完备,为投产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合规基础。

废坑修复治理

精准治理三大区域,构建生态闭环体系

资源开发,生态先行。上庆铝土矿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将生态治理置于关键位置,针对三大核心区域精准施策,实现了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的闭环衔接。

在一号采场(IV号矿体东部·九仓银),治理总面积达147亩(其中验收平台扰动面积44亩)。项目团队通过修建520米截排水沟、16立方米沉淀池及32立方米淋溶水收集池,织密了水循环“防护网”;同步完成覆土与植被种植后,收集的沉淀水体被定向用于洒水车除尘与绿化灌溉,让水资源在矿区内形成“收集-利用-循环”的良性链路。

一号工业场地(IV号矿体中部·下庆)覆盖总面积65.8亩(扰动面积24亩),治理思路兼顾安全与生态。在搭建安全平台的基础上,项目铺设265米土工布截排水沟、建设8立方米临时沉淀池,既筑牢了安全防护屏障,又完成了生态治理关键环节;覆土植绿后,收集的水体同样服务于矿区除尘与绿化养护,让工业场地在生产与生态间找到平衡支点。

矿山排水沟与沉淀池

针对恢复治理区(VI号矿体西南部·庆竹湾)原矿山主采矿遗留的采坑问题,项目聚焦“地质隐患消除+生态焕新”双重目标,对28亩治理区域实施采坑回填,同步配套建设210米截排水沟与16立方米沉淀池,最终通过覆土种植植被让废弃采坑重披绿装,收集的水体则持续用于矿区生态维护——昔日的“破损点”,如今已成为生态治理的“示范窗”。

正如公司副总经理林贻太所言,项目启动前便提前部署系统性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聚焦核心区域精准发力,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更实现了“水体不外排”的硬指标,为项目长远推进筑牢了生态根基。

生态修复成果

升级周边道路民生,兼顾“双效益”落地

资源开发的价值,终究要体现在惠及民生上。上庆铝土矿在筑牢绿色根基的同时,始终将民生改善纳入项目统筹,用实际投入让当地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为切实改善矿区周边村民的出行条件,公司额外投入100余万元,对周边道路实施“白加黑”沥青油路改造。改造后的道路不仅通行安全性与舒适度大幅提升,更直接打通了村民日常出行的“便捷通道”——这一举措,让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落地,成为资源开发反哺民生的生动实践。

道路进行白改黑

政企协同破难题,展望绿色发展新局

上庆铝土矿的顺利投产,离不开政企协同的合力推动。公司董事长林谋太坦言,由于原来经营者多年无序开采、证件不全等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启动初期曾面临诸多阻碍。正是在瓮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推动与协调帮扶下,项目才得以突破瓶颈、有序推进。

面向未来,公司董事长林谋太表示,上庆铝土矿将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步伐,在持续巩固生态治理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向提升,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共赢。

如今,正式投产的上庆铝土矿已站在新的起点。它不仅是瓮安县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节点,更以“绿色为底、民生为要”的实践,为当地资源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也必将为瓮安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刘基秦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