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陕西宝鸡:千年麟游的价值重塑,生态转型造就人民福地

来源: 编辑:李哲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27 16:31:53
摘要:

编者按:为展现“两山”理念20年来在陕西的生动实践和盈枝硕果,8月18日至28日,由省生态环境厅指导、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美丽陕西我先行”——美丽陕西建设调研采访活动启动。此次调研采访活动是2025年初《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后,首次集中聚焦陕西生态治理与绿色转型的调研采访。活动贯穿陕北、关中、陕南,见证陕西生态之变,共话美丽陕西建设。

在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区,宝鸡市麟游县静卧于历史与自然的交汇处。这里曾以“九成宫”闻名于世——千年之前,它是隋唐帝王的避暑离宫,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盛世气象;千年之后,宫阙犹存,而麟游却已悄然转身,以生态执笔,书写出一幅绿色发展的崭新画卷。

麟游因煤而兴,煤炭是这座小城的经济支柱。如今,穿行于麟游的城乡之间,扑面而来的是满目葱茏与清新空气。在这里,林木绿化率超过70%,夏季平均气温保持在21℃左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3000多个。这座曾经被煤炭“定义”的县城,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

绿色方舟低碳发展

在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宝鸡市首座重卡换电站正繁忙运转。这座投资2500万元的换电站,每天为数十辆新能源重卡提供快速换电服务,成为麟游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据站内工作人员介绍,换电站引进的这200辆新能源重卡,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800万升、减少碳排放7600吨,同时可节约车辆运行成本1800万元,实现了环保与经济双赢目标。构建起“原煤开采—煤电转化—固废利用”的黄金闭环。

重卡换电站只是麟游工业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麟游已完成77个煤矿技改项目,原煤产量突破8199万吨,“陕昆缆”研发生产基地、高纯度石英砂项目先后落地,弥补了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空白。麟北发电厂开创跨省供热先河,郭家河煤矿已进入第四代智慧矿山时代。麟游经开区煤炭大数据交易服务中心建成,赋能工业产业链绿色升级。2025年,麟游县22个低碳重点项目将按期投运,为打造县域低碳发展样板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嬗变土地重生

可持续的绿色转型发展,让麟游的天蓝了,水绿了,土地也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丈八镇的田野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化:这里通过整合32个项目、6414万元投资,完成土地整治3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500亩。新修的田间道路、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让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丈八镇的蜕变成为麟游全县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麟游县以丈八镇试点为引领,在全县范围内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各镇村学习借鉴丈八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发展多元化产业:紫石崖村建成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和中蜂养殖场,招贤镇探索“光伏+农业”新模式,九成宫镇发展生态旅游……逐步形成以丈八镇烤烟、饮马泉村40万羽青年鸡养殖、丈八村金蕊皇菊、豁口村中药材、曲家沟村食用菌、石家庄村林麝等为主基调的“全镇一主业、一村一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从西电重卡换电站到丈八土地整治,麟游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这些变化正在让这座曾经以煤为主的小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实惠——换电站三期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900万元,将为周边群众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麟游县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459.1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778.4万元。就像麟游县招贤镇高庄村村民所说,“咱麟游的天更蓝了,屋更暖了,钱袋子也更鼓了!”

“麟游的实践告诉我们,绿色转型不是负担,而是机遇。”麟游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达168.3万人,实现旅游总花费10.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5.6%。

麟游的绿色转型仍在加速。今年5月,麟游县出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实现机制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规划,麟游将建立完整的生态价值转化实现机制,完成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推广在民宿旅游、特色种养殖等项目中开展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核算。同时,编制生态资源“一张图”,挖掘林业碳汇开发资源,积极谋划实施碳减排项目,逐步实现碳市场交易。

“我们要不断巩固我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建立健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化实现机制,推动生态价值不断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和支撑。”宝鸡市生态环境局麟游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千年离宫,曾是帝王的行宫;今日麟游,已是人民的福地。在这里,绿,不只是颜色,更是一种生活;发展,不只是数字,更是一种温度。麟游,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态文明实践之路——让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生态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收获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