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恩江镇尹家坪社区,55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印记还未褪去,商贸城片区却已深陷老旧小区的困境。89600平方米的区域内,57栋房屋错落分布,住着472户、2400余名居民。道路拥堵、管线混乱、排水困难以及随处可见的乱搭乱建,让这里的改造迫在眉睫。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下定决心推进改造与拆违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社区“作风观察哨”王十根等众多力量积极行动,在党建引领下,一场让古韵社区焕发新生的攻坚之战全面打响。
一、高位擘画明路径:从“民生痛点”到“攻坚蓝图”
“改造工作既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也要守护好这片土地的历史文脉。”县委主要领导的话语为尹家坪社区改造定下了基调。面对商贸城片区的复杂状况,永丰县将其列为重点民生工程,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每日调度、每周通报、每月总结”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县领导先后6次带队深入社区现场办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其中就包括社区“作风观察哨”王十根等居民代表提出的关于违建摸排、道路规划等建议。在此基础上,精准解决了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划定尹家坪遗址保护红线,邀请专家参与规划,确保89600平方米的改造区域避开遗址核心区,让历史文脉得以延续;二是整合多个县直部门力量和镇、社区构建起“政策解读、违建认定、施工保障”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改造工作提供坚实支撑;三是明确“先拆违、后改造、再提升”的工作步骤,把拆除5000余平方米违建作为突破口,为后续改造扫清障碍。这样的“顶层设计+基层智慧”模式,为尹家坪社区的改造工作绘制了清晰的攻坚蓝图。
二、协同攻坚破梗阻:从“违建难题”到“清零攻坚”
“76户97处违建,涉及众多居民的切身利益,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恩江镇党委书记郭小飞在攻坚部署会上强调。镇党委牵头组建了由镇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城管队员组成的攻坚专班,创新推出“三会三访”工作法,全力破解违建难题。
攻坚专班召开党员大会,号召党员亮明身份、带头自拆;召开居民大会3次,覆盖600余人次,深入讲解政策;召开板凳恳谈会,用家常话解读法规,用乡声传递党音,倾听居民诉求。党员王君诚极响应,不仅带头拆除自家外墙,还带着政策挨家挨户宣传,用“党员带头,群众才会信服”的道理动员大家,带动周边5户居民主动拆违。面对黄女士远走浙江躲避拆违的情况,工作组录制社区改造愿景视频,通过微信传递真情,最终打动黄女士返乡自拆;针对郭女士对高档装修违建的不舍,镇、社区干部上门12次,结合安全隐患案例和改造后效果图,解开了郭女士的心结。
截至目前,商贸城片区违建拆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95%的违章建筑已顺利拆除,剩余5000余平方米即将实现清零。值得关注的是,整个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冲突事件,也未出现一例上访情况,这一成果的取得,正是“县级统筹、镇级主抓、社区落实、党员带头、群众共商”协同机制发挥强大效能的生动体现。
三、共建共享谋长远:从“拆违攻坚”到“品质提升”
“拆违只是手段,让居民过上更舒适的生活才是最终目的。”尹家坪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月琴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社区紧扣“一轴两带三心”改造蓝图,以欧阳修广场为起点拓宽主干道轴线,同步推进雨污分流工程;沿恩江打造的遗址文化带,巧妙融入本地考古元素,让居民在散步时就能触摸历史;社区中心新建的休闲广场、便民服务站和应急物资储备点,更是把便利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改造过程中,社区创新推行“群众自治”模式,由居民推选代表成立“监督理事会”和“议事会”。68岁的王十根是监督理事会的老理事,每天带着卷尺、笔记本在工地巡查,地砖铺设平整度差1毫米都要当场指出,管网材料厚度少0.1厘米坚决要求返工,被工友们笑称为“毫厘书记”。议事会则每月召开“院坝会”,小到休闲广场的座椅样式、文化墙的内容选取,大到改造资金的使用明细,都摆出来让居民集体商议。如今,望着家门口的泥泞路即将变成柏油路,废弃空地蜕成小公园,居民们都说:“自己的事情自己管,改造出来的家园才更合心意。”
如今的尹家坪社区,拆违后的空地上已开始铺设新地砖,居民们围着规划图畅想未来:“以后下雨天不用蹚水了”孙子能在广场上放风筝了。从5500年前的先民聚落,到如今迈向新生的社区,尹家坪的变迁生动诠释了在党建引领下,上下同心、党群合力就能破解难题,书写民生改善的精彩篇章。(中国网黄彦军,永丰县恩江镇杨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