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化县振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矿山山顶上,水泥泵车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斜坡加固作业,紧随其后的工人忙着播撒草籽、种植草本植物。曾经的渣土堆场,如今已在修复治理下焕新颜——一块块平整的复垦土地上草木萌发,一条条截排水沟沿山势延展,一幅“山水相依、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
生态修复区
成立于2013年的振兴矿业,坐落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槎溪镇红岩桥村,紧邻S322省道的地理优势让其交通便捷,更坐拥丰富的石英矿资源。作为集石英矿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私营企业,它不仅是娄底市颇具实力的石英矿山,更以露天开采(开采标高470m~318m)、0.0754平方公里矿区面积、8.5万吨/年生产规模的稳健发展态势,承载着120名员工的生计与地方产业的活力。多年来,公司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企业与群众和谐共赢”为经营理念,将设备先进性与技术实力转化为发展动能,更把安全与环保视作“发展生命线”。
斜坡治理区
在生态修复与安全建设的赛道上,振兴矿业的投入与行动清晰可见。生态保护层面,公司设立多处生态保护及警示标识,搭建600米安全围挡,累计投入60余万元筑牢“生态防护网”;水资源水生态修复中,虽本年度未正式生产、未对地表造成新破坏,仍投入20万元维护原有2个沉淀池,重点开展池边绿化与加固,并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新建1500米截排水沟,80余万元的投入让“水生态屏障”更牢固。
边开采边修复
土地复垦与地质灾害防治的“组合拳”更显力度。3公顷矿区及周边耕地在修复工程中重焕生机,2公顷林地通过树苗栽种、草籽播撒、边坡稳固重现绿意,这500余万元的土地复垦投入,让“矿山变绿”从理念落地为实景;而在地质灾害隐患消除上,1000米挡墙、140多根抗滑桩已建成投用,800米护坡结构梁工程正稳步推进,再加上400米截水沟的配套建设,累计1600余万元的投入为矿山筑起“安全堡垒”。
生产加工区
监测体系的完善则让安全与环保“可感可控”。公司设立3处具备实时检测及报警功能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监测点,投入16万元搭建技术监测网络;同时安排专人每日巡查采区、堆土场边坡,详实记录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即时处置——技术+人工的双重保障,让风险防范“无死角”。据统计,今年以来公司在生态修复工程上的投入已超1300万元。
矿区下游半山村
“公司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环保与安全不是‘附加题’,而是融入发展血脉的‘必答题’。”振兴矿业董事长刘卫星表示,未来企业将持续推进环保与安全建设,让矿山在稳健生产中守护生态底色,以“安全筑基、绿色赋能”的姿态,为地方矿业高质量发展探路先行。(文/图: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