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服务有温度 执法有力度一一贵州大龙开发区环境执法以生态“软环境”赋能营商“硬实力”

来源: 编辑:李哲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28 17:19:56
摘要:

在黔东工业重镇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执法与营商环境优化正上演一场“双向奔赴”。当地生态环境执法大队以“规范执法”为基、以“暖心服务”为翼,通过科学监管、精准帮扶、政策激励,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激活了企业绿色发展动能,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态底色。

规范涉企检查:从“多头查”到“精准管”

“过去环保检查标准不一,现在有了清晰清单,我们心里更有底了。”大龙开发区某锂离子电池材料企业负责人拿着《生态环境涉企检查计划表》说道。为破解涉企检查频次多、标准不一等问题,大龙开发区生态环境执法大队打出规范执法“组合拳”:“一张清单”明规则。梳理涉企检查事项28项,明确检查内容、流程及频次,杜绝随意检查、重复执法;

“分类监管”提效能。依托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辖区企业划分为“绿、蓝、黄”三级,对“绿色”企业实行“非必要不打扰”,对“黄色”企业实施“专家驻点帮扶”;

“智慧赋能”减干扰。运用无人机巡查、污染源在线监控、智慧环保、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2025年非现场执法占比达65%,减少入企检查频次30%以上。企业主动咨询整改需求增长2倍。企业满意度提升至100%。

优化服务机制:从“事后罚”到“事前帮”

多亏执法大队提前指导,我们避免了因环保手续不全被处罚的风险。”一家新建电池材料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大龙开发区生态环境执法大队创新推行“三提前”服务机制,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一是风险提前预警。建立企业环保“健康档案”,针对共性问题发布《生态环境违法风险提示单》;

二是问题提前诊断。组建“环保医生”团队,开展“一企一策”免费体检,2025年第一季度帮助17家企业整改隐患14项;

三是政策提前直达。开设“生态法治微课堂”,通过案例解读、在线答疑,惠及企业员工500余人次。此外,大队还建立“企业环保联络员”制度,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危废处置、排污许可等难题,真正实现“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释放生态红利:从“被动治”到“主动优”

在大龙开发区,环保投入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竞争力”。开发区生态环境执法大队联合多部门构建“环保信用+”应用场景。

绿色金融赋能。与金融机构推出“生态贷”,环保信用优良企业可获最高300万元低息贷款,已有5家企业受益;

政策激励加码。对合规经营企业应享尽享受给予税收优惠、技改补贴,一家新型功能材料公司凭此节省成本500万元;

技术共享降本,搭建园区污染治理监测设施共享平台,定期组织企业交流,推广先进治污技术,降低环保成本。“环保达标让产品成功打入欧盟市场!”某循环经济企业负责人表示,其工业固废资源化项目获国际客户认可,年订单增长40%。

贵州大龙开发区的实践打破了“环保约束发展”的刻板印象。通过规范执法划清“红线”,暖心服务架起“桥梁”,政策激励点亮“绿灯”,这里的企业正在生态与发展的平衡木上走出上扬曲线。正如当地干部所言:“最好的营商环境,是让守法企业轻装上阵,让绿色基因融入产业血脉。” (冯喜陈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