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响导乡围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的关键环节,完善了一系列支付规范化管理措施,旨在通过扎紧制度“篱笆”、优化操作流程、强化技术支撑,切实保障集体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明确支付规范“硬杠杠”。针对“三资”管理特别是资金支付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完善了《农村集体“三资”支付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细则明确规定了支付审批权限、支付流程、票据要求、结算方式等核心内容,要求所有集体资金支付必须有预算、有合同或协议、有发票或合规凭证、有验收或证明,实现了从申请、审核、审批到支付的全链条制度化管控,为基层操作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指引。
筑牢资金安全“防火墙”。大力推行支付流程电子化、标准化建设。实现了支付申请线上提交、审核审批线上进行、资金支付线上跟踪。各级审核人员依据权限在系统内完成操作,有效避免了越权审批、超预算支付等行为,所有操作留痕、过程可溯。
开启全民监督“探照灯”。坚持以公开为常态的原则,严格落实“三资”管理支付情况公开制度。要求各社区定期通过公示栏、村民微信群、数字平台等渠道,详细公开集体资金支付的项目、金额、事由、收款方及审批情况等信息,重点对工程项目建设、大额采购、公益福利支出等群众关切的内容进行专项说明,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集体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供稿人: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响导乡人民政府高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