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湖南省洞口县岩山镇南景村的千亩双季稻种植示范基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早稻已颗粒归仓,晚稻禾苗在微风中摇曳,成群飞鸟在田间盘旋,构成一幅“人鸟相伴”的生态画卷。村民们漫步田埂,望着长势喜人的稻穗笑意盈盈:“现在环境好了,鸟儿肯来,收成也一年比一年高,哪舍得赶!”这份对自然的包容与从容,正是南景村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从“传统农田”到“生态粮仓”
作为洞口县岩山镇传统农业转型的核心载体,南景村千亩双季稻基地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践行生态农业的“试验田”。近年来,岩山镇紧扣县委“三区一中心”战略部署,以“提质增效年”活动为主线,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推动农业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上半年早稻亩产达1100多斤,下半年晚稻管护到位,丰收稳了!”南景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为实现“高产”与“生态”双赢,镇里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村民科学育秧、绿色防控病虫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等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化肥与化学药剂使用,既守护了土壤与水源,也为鸟类营造了栖息家园。如今,基地不仅实现粮食年产量稳定增长,更成为周边地区生态农业的示范标杆。
从“单一种植”到“文旅融合”
生态底色的绘就,为南景村注入了更多发展可能。依托“稻田风光+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该村以革命事迹陈列馆为核心,创新打造“红色研学+生态体验”特色业态,让“绿色田园”与“红色记忆”交相辉映。
“在稻田边重温革命历史,既能感受生态之美,又能感悟初心使命,这样的研学活动太有意义了!”近日,来自县城的党员干部在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感慨。今年以来,南景村已接待县内外研学团队80余场,吸引游客超3000人次,成为邵阳地区知名的红色教育与生态体验基地。村民们通过经营农家乐、销售生态稻米等方式,实现了“农田变景区、劳作变体验”的增收新路径。
从“粮丰景美”到“民富村强”
从早稻丰收的金色喜悦到晚稻生长的盎然生机,南景村的千亩稻田不仅承载着粮食安全的重任,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文旅融合—村民增收”的乡村振兴闭环。数据显示,基地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人鸟和谐、生态致富”的故事在这里持续书写。
“南景村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既要‘粮仓满’,也要‘生态美’。”岩山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产业+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让更多村庄复制“南景经验”,为洞口县乡村振兴贡献“岩山力量”。(供稿单位:湖南省洞口县委宣传部肖海波、蒋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