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收工作陆续收尾,秸秆禁烧进入关键阶段。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守护生态环境,近日,湖南省新宁县生态环境局联合县环保协会、湖南绿色卫土新宁大队等单位,集中开展秸秆稻草禁烧宣传巡查活动。通过"宣传+巡查"双轨模式,引导群众树立环保理念,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凝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合力。
活动现场,环保志愿者们组建多支巡查队伍,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深入县城周边村组。他们沿着田间主干道徒步巡查,仔细查看作物收割后的秸秆处理状况,重点排查露天焚烧隐患点。针对发现的风险区域,志愿者当场与农户沟通,讲解露天焚烧的危害及法律后果。
在宣传方式上,志愿者创新采用"小喇叭流动广播+入户发放倡议书"组合模式:手持便携式喇叭循环播放《秸秆禁烧告知书》,用方言解读政策条款;向村民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直观展示秸秆焚烧对PM2.5浓度的影响、引发火灾的案例,以及秸秆还田提升土壤肥力的科学数据。"以前觉得秸秆烧了省事,现在才知道还能打成饲料卖钱,环保又增收!"清江桥乡农户李建国在听完讲解后说道。
自今年7月以来,新宁县已构建"田间巡查+入户宣传"双线工作体系。截至目前,活动累计覆盖30余个行政村,触达农户1000余户,直接宣传教育5万余人次,发放《秸秆禁烧倡议书》《环保法律法规手册》等资料12000余份。
通过持续行动,当地群众的禁烧意识显著提升:主动联系农机合作社进行秸秆粉碎还田的农户同比增加30%,乡镇露天焚烧火情举报量下降65%。县环保协会负责人表示:"我们建立了'村干部+志愿者+网格员'的联动机制,每日动态巡查重点区域,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此次秸秆禁烧宣传巡查活动,既是新宁县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通过普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引导农户探索"秸秆-饲料-养殖"循环模式,预计每亩农田可减少碳排放约0.3吨,同时为农户年均增收800元以上。
下一步,新宁县将持续强化"人防+技防"监管体系,在重点区域布设高空瞭望监控设备,并联合农业部门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推动禁烧工作从"被动管控"向"主动参与"转变,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奠定坚实基础。(供稿单位:湖南省新宁县委宣传部 鄢跃斌、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