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地处中心城区,人员密集、业态多元、风险复杂。近年来,街道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工作主线,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精细管理,全面强化消防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改整治,持续提升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街道坚决扛起消防安全政治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将消防安全置于全局工作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重点任务,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两端发力,构建清晰严密、高效协同的消防安全管理格局。在组织领导上,街道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社区书记、辖区重点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工作,精准研判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在责任落实上,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分级管理、分片包干”要求,将责任层层压实到每个岗位、每位工作人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社区网格细致抓”的工作格局,确保消防安全工作无死角、无盲区,实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在制度机制上,对标上级要求、结合辖区实际,修订完善《文山街道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义务消防队工作职责》《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办法》等十余项规章制度,为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针对老旧小区、商业综合体、“九小场所”等不同业态的火灾风险特点,分类制定火灾防控指南,实施差异化监管,精准提升各类场所防火能力。
街道紧盯消防安全领域突出风险和薄弱环节,以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契机,以基础建设为抓手,坚持物防、技防“双向”发力,精准破解风险隐患,切实提升辖区消防安全硬实力。破解充电难题方面,针对“飞线充电”顽疾,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依法清理私拉乱接电线800余条,对屡教不改者依法处罚;同时疏堵结合、回应民生诉求,新建集中充电棚30处,新增充电端口2000余个,有效满足居民安全充电需求,并为所有充电棚加装悬挂式自动干粉灭火装置200余具,显著降低电动车充电火灾风险。
优化空间布局方面,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推进架空层治理,在吉新佳苑小区利用地下空间设置独立电动车停放区,信和嘉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实体防火隔墙,有效破解电动车违规停放、入户充电等问题,为居民营造安全居住环境。强化设施维护方面,加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督促责任单位对辖区重点场所消防设施开展全面排查检修,累计维修更换防火门、闭门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0余处,更新灭火器500余具,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严管燃气安全方面,聚焦餐饮场所等燃气使用重点单位,推进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工作,为60余家餐饮单位安装燃气报警器,更换金属波纹管100余条、不合格减压阀60余只,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燃气安全事故风险。
街道坚持严格执法与宣传教育并重,在保持隐患排查整治高压态势的同时,着力构建多维立体宣传格局,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消防工作的良好氛围。保持监管高压上,坚持“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原则,创新采取“日常检查+专项夜查+联合督查”模式,持续加大对辖区各类场所的排查力度。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大规模集中排查8次,检查各类场所700余家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600余处;严厉打击“三合一”违规住人现象,查封整改窗帘加工作坊5家,收缴在店铺仓库内违规使用的液化气瓶36个;同时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实行清单管理、对账销号、跟踪问效机制,确保所有隐患整改到位、形成闭环。
拓展宣传维度上,牢固树立“防火工作、宣传系于一半”的理念,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格局: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平台,持续推送消防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和警示案例,让消防安全知识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线下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重点路段和小区入口等阵地,悬挂宣传横幅60余条,发放宣传折页6000余份,设置固定消防宣传牌30块,营造“抬头可见、驻足可学”的宣传氛围。提升应急能力上,积极运用VR火灾模拟等科技手段,年均组织500余人次参与应急逃生体验;深入开展消防知识“五进”活动,聘请专业教官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开展专题培训10场,组织大型应急疏散演练20次,指导学校、企业开展自救演练9次。
此前新村东路6号电动车凌晨起火,周边群众使用灭火器在消防人员赶到前成功扑灭,避免了人员财产损失,这一案例也印证了居民群众和企业员工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的提升,有效构建起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良好局面。(供稿人: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办事处王太成、严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