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在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的美术教研活动中,美术组老师们正在探索一条将湿地文化与美术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径。
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内,一场以“湿地文化”为主题的美术教研活动正在进行。美术教师团队围绕湿地生态主题,开展了一次深入的教学研讨与专业交流。
本次教研活动聚焦湿地文化这一生态主题,旨在探索如何通过美术教育传递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近年来,生态主题美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如一些地区开展的湿地自然教育实践,就将生态理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为美术教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教研活动中,美术教师们首先就湿地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观摩湿地影像资料和艺术作品,分析湿地景观的色彩构成、形态特征和空间关系。
教研团队还就湿地主题课程的构建进行了讨论,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实施方案。本次教研活动特别注重跨学科视野的建立。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知识,为艺术表现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通过跨学科交流,教师们认识到湿地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这种认识有助于在美术教学中更准确、更深入地表现湿地主题。教研团队还探讨了如何将生态伦理学、环境美学等学科视角融入美术教学,提升湿地主题创作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开发了一套湿地主题美术教学资源包,包括教学案例、作品范例、参考素材等。这些资源注重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既符合美术教学规律,又准确反映湿地生态特征。还建立了湿地主题创作作品库,收录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湿地题材艺术作品,为后续教学提供丰富的参考素材。
通过此次教研,教师们在专业理念、艺术素养和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提升。对湿地主题的深入研究拓宽了教师们的创作视野,丰富了艺术表现的语言和手法。(周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