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精细治理添“颜值” 文明实践有“温度”

来源: 编辑:李哲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15 18:53:01
摘要:

城市精细化管理如何既提“颜值”又增“温度”?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排头社区跳出“大而全”的治理惯性,以文明实践为总抓手,将环境治理、老人照护与全民宣传深度融合,用“绣花功夫”破解治理难题,让宜居环境可感可及,民生温暖直抵人心。

环境整治是文明实践的“先手棋”,也是提升社区“颜值”的关键。社区以网格为治理单元,将“战场”划细、责任压实,由社区党委牵头,整合党员、红色小管家、网格员及物业力量,组建专项排查队,实行“一格一队、责任到人”的巡查机制。队员们手持“问题台账”,逐栋排查楼道杂物堆积、逐路检查地砖与窨井盖破损、逐个点位记录非机动车乱停乱象,确保问题“底数清、情况明”。针对排查出的痛点,社区摒弃“一次性整改”的粗放模式,以长效维护为目标,联动物业制定“整改+巩固”方案。组织志愿者集中清理楼道杂物,协调施工队修补破损路面、更换老化窨井盖,在非机动车停放区划定标线、增设“箭头标识”,同时安排红色小管家每日早晚两次巡查规整。如今,畅通的楼道、平整的路面、归位的车辆,成为社区环境治理的生动注脚,也为文明实践筑牢了硬件基础。

老人照护是文明实践的“暖心线”,更是彰显治理“温度”的核心。面对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超30%的实际情况,社区将精细化服务延伸至“一老一小”民生关键处,创新推出“三级访护”服务机制,让关爱精准滴灌。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依据“年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三大维度,为特殊老人建立分级台账。80岁以上独居老人列为“日访户”,每日上门查看身体状况、询问生活需求;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定为“周访户”,每周定期测量基础体征;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归为“月访户”,每月协助办理社保认证、水电缴费等生活事务。为实现服务精准化,社区为486位老人建立“一人一档”电子台账,动态更新健康状况、服务记录等信息,并同步至物业系统与社区服务平台,形成“数据共享、服务联动”的闭环。社区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老年群体感受到文明实践的温度,也让精细化治理更有“人情味”。

全民参与是文明实践的“动力源”,更是推动治理升级的保障。为打破“社区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社区搭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以宣传促参与、以参与强治理,让文明实践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线上,网格员在居民微信群实时推送“环境整治前后对比图”,分享“三级访护”中的暖心故事,用直观的变化和鲜活的案例激发居民认同感;线下,红色小管家化身“宣传员”,深入居民家中、沿街商铺,发放环保手册、讲解养老政策,面对面解读精细化治理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社区发起“党员带群众”行动,20名党员志愿者率先成立“环境维护队”“银发帮扶组”,既带头参与小区垃圾清理、乱停劝导、小广告清除等环境整治工作,又主动结对帮扶特殊老人,带动越来越多居民加入文明实践队伍。如今,“看到杂物主动清、发现问题及时报、邻里困难伸手帮”成为社区新风尚,全民参与的治理合力持续汇聚。

“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口号,而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居民心坎里。”社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深化“志愿服务+城市管理”模式,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动文明实践与环境治理、民生服务更紧密结合,用一个个“微动作”织密民生保障网,让“环境美”与“生活暖”同频共振,让民生“小确幸”在精细治理中落地生根。(供稿人: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人民政府史欢欢,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