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元疃镇路集社区的农户迎来花生丰收季,家家户户忙着采摘、晾晒花生,随之产生的大量废弃花生秧被堆放在家门口及社区道路两侧,不仅占用公共空间,影响村容环境,更存在农户后续处理不当带来的火灾隐患,成为社区治理的“季节性难题”。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路集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第一时间组织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实地走访。详细了解花生秧产量、当前处理方式及实际诉求;同时,通过与村民代表、网格员座谈,梳理出“占用公共空间”“消防安全隐患”“环境污染风险”三大核心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
在走访过程中,社区了解到辖区内养羊大户每到秋冬季节都面临青饲料储备不足、外购成本高的难题。这让社区看到了“变废为宝”的契机:花生秧富含粗纤维、蛋白质,是优质的羊饲料,若能搭建供需对接桥梁,既能解决农户花生秧处理难题,又能帮助养殖户降低成本。
为推动资源高效对接,社区“两委”主动担当“中间人”,第一时间与养羊大户沟通联系,明确花生秧收集运输时间及双方权责;随后组织召开村民组会议,向农户讲解花生秧回收的益处,打消农户“费时费力”的顾虑,并承诺由社区协调统一收集、运输,无需农户额外投入。同时,社区还在闲置集体场地划定花生秧集中存放点,配备人员巡逻,确保存放过程安全规范。
方案确定后,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迅速行动,化身“助农搬运队”,帮助老年农户将散堆在院中的花生秧捆扎成束,确保收集工作高效有序。截至目前,社区已帮助农户集中处理花生秧1200余公斤,养羊大户将花生秧运输至养殖场,进行加工后制成青饲料,预计可满足羊群1个半月的饲料需求。
社区居民杨华林感慨道:“以前收完花生,秧子堆在门口又乱又占地方,现在社区帮着运走,还能给羊当饲料,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下一步,路集社区将持续聚焦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一方面总结花生秧资源化利用的经验,积极探索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等其他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路径,推动形成“农户受益、产业增效、生态改善”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依托“网格服务”机制,建立季节性问题预警,提前摸排、主动介入,以精细化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助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满意度。(供稿人: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元疃镇人民政府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