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公开是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与乡村的和谐稳定。当前,随着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板桥头乡村级集体经济规模持续壮大,财务往来日益频繁,扎实推进财务公开工作,既是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法定之举,更是从源头防范基层财务风险的关键手段。
健全制度,筑牢财务公开根基。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严格执行《板桥头乡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板桥头乡村级项目管理制度》。在内容方面,细化公开清单,村级财政补助资金、集体资产租赁收入、项目建设支出等重点领域均实现“应公开尽公开”,在时限方面,常规财务信息按季度公开,重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每月公示,特殊事项随时公开。为了让村民能便捷获取信息,通过村务公开栏、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政府网等渠道,实时公开“三资”动态信息,确保公开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规范日常管理,夯实财务公开基础。在日常财务管理中,板桥头乡各村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村级收入及时、足额存入集体账户,坚决杜绝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行为。支出环节落实“三签字一审核”制度,经办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村负责人依次签字后,再由乡“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审核把关,确保每一笔支出合规、合法、有据。同时,重视财务档案管理,将凭证、台账等资料分类归档、专柜存放,便于查阅,让日常财务操作全程留痕、可追溯,从源头上杜绝不规范行为。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财务工作水平。为适配新时期村级财务管理要求,板桥头乡采取乡级打牢基础、村级提升技能的双路径,系统推进队伍建设。乡“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系统学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安徽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制度》等文件,掌握政策核心、夯实专业基础;同时,乡级不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覆盖村级报账员与村干部,围绕财务流程规范、风险防控要点、政策执行细节等内容讲解,既强化合规意识,又提升实操能力。通过全面学习,推动报账员队伍与时俱进,着力打造作风过硬、品德优良、觉悟高、能力强的高素质农村财务管理队伍,确保村级财务工作在专业、规范轨道上运行。
强化财务监督,确保公开不走过场。为避免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板桥头乡构建多层监督格局。各村监督委员会定期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公开内容与实际账目是否一致。同时,畅通监督反馈渠道,设立反馈电话与意见箱,鼓励村民对财务公开中的疑问提出意见,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此外,乡不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对问题较多的村进行重点督促整改,构建起“村民监督+专委监督+乡级审计”的多层监督格局。
让每一分村财都晒在“阳光下”,是基层治理必须坚守的准则。板桥头乡会不断优化财务公开工作,凭借透明、规范的管理,打消村民顾虑、汇聚发展合力,让“阳光财务”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助力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供稿人:张叶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板桥头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