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邀世界,稻香约道山。9月16日,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福利镇道山村浸润在丰收的喜悦中。欢腾的锣鼓声里双龙共舞,阳朔县庆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五届“道山论稻”农耕文化节正式启幕。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国的外籍友人,携手国内嘉宾、当地村民及游客800余人齐聚一堂,沉浸式体验农耕乐趣,共庆丰收成果,感受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厚魅力和“山水阳朔·文明中国”的独特韵味。
桂林市政协副主席、阳朔县委书记孙国梁致辞并宣布活动启幕。夏兆云/摄
桂林市政协副主席、阳朔县委书记孙国梁,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原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丁杰,桂林旅游学院副校长李永强,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杨峰出席启动仪式。
孙国梁宣布活动启幕,他在致辞中向长期扎根田间、辛勤耕耘的全县农民朋友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并高度肯定道山村的发展蜕变。他指出,阳朔持续深化乡村振兴实践,金桔、蜂蜜、沙田柚等获国家地标认证,农业品牌效益显著。“道山论稻”不仅是对稻作技艺的交流探讨,更是对自然农法、生态农业的价值认同。道山村坚持“自留种、无化肥、无农药”的种植原则,产出的生态稻米品质优良,产值高,效益好,已成为阳朔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本次活动包含农产品产销签约、乡土文艺演出、农事竞赛与市集互动等环节,旨在让中外友人沉浸式感受中国农耕的文化魅力,全方位展现阳朔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孙国梁呼吁,全社会共同推广农耕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丰收喜悦洒满阳朔的山水间!
国家一级美术师丁杰现场题字“道山论稻”,祝贺阳朔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陈曦文/摄
桂林旅游学院老师彭骞介绍了团队五年来在道山村深耕生态农业种植的实践历程和对生态农业的坚守与追求;杨峰感谢阳朔提供实践基地,愿以校地合作推动留学生知华爱华,助力乡村文化与国际交流共发展;丁杰表示,今年10月,他将应邀参加联合国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特展,此次来到桂林阳朔写生,希望以艺术为桥梁,将阳朔田园风光传至国际舞台,为阳朔农文旅发展注入艺术动能。
活动现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热烈氛围。在农产品产销签约仪式上,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与福利镇人民政府、广西笑果时光农业有限公司与阳朔裕丰生态农业种植合作社、桂林市穿山岩酒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阳朔农道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市永福县尚亿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阳朔县福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涵盖农业科技推广、优质稻米订购、村集体经济合作等多个领域,为阳朔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外国友人、当地村民正在手持镰刀躬身割稻。唐一平/摄
在村里有“歌”乡土文艺汇演中,古朴神秘的傩舞、感人至深的村歌《一个村庄一个梦想》、激昂奋进的歌舞《在希望的田野上》轮番上演,中外演员们用艺术展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阳朔农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村里有“艺”文化造梦空间里,稻田变画廊,稻香与墨香交织,农民与艺术家共绘丰收图景。国家一级美术师丁杰现场挥毫题字“道山论稻”,为农艺融合的丰收盛典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丰收节不仅是一场国内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外国友人团队与阳朔本地九个乡镇代表队共11支参赛队伍,同台角逐收稻谷比赛、扁担挑粮接力赛。大家化身“新农人”:手持镰刀躬身割稻,在汗水中体会劳作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肩挑扁担接力奔跑,在协作中感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踏入泥塘徒手摸鱼,在飞溅的水花与欢笑声中定格欢乐瞬间。最终,普益乡、阳朔镇代表队分别夺得收稻谷、扁担挑粮比赛一等奖,获奖队伍与选手均获当地特色农产品奖励。
丰收创意市集、农事手作体验等活动同步开展。游客们在选购生态稻米、金桔等特色农产品的同时,还能欣赏农民艺术展、参与非遗研学,亲手酿造“道山论稻”生态米酒,全方位感受阳朔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悉,以“丰收阳朔共富家园”为主题的阳朔县2025年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2月,期间不仅举办金桔开市,花卉苗木等月度庆丰收特色活动,各乡镇还将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农业丰收主题活动。这些活动既是阳朔农业丰收成果的集中展示窗口、农耕文化的鲜活传播载体,更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促进乡村振兴、农旅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为“建设阳朔先导区建功桂林世旅城”注入新动能。
如今的“道山论稻”农耕文化节,已不仅是地域农业品牌的“强心剂”,更成为连接中外、沟通城乡的文化桥梁——这里有稻香、豆香、酒香、茶香交融的“丰收味道”,更有传统与现代碰撞、本土与国际对话的“文化故事”。一场节庆,一次相聚,让世界看见中国农业的蓬勃生机,触摸阳朔乡村的温暖温度。
阳朔县四家班子部分领导,各乡(镇)及相关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全县的种粮大户、金桔协会、企业、农民代表,福利镇各村(居)委干部、道山村村民,以及阳朔欧美达英文书院等特邀嘉宾共同参加活动。
(供稿人:广西阳朔县委宣传部,钟玲丽、李紫梦、于代娥、乔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