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稻浪翻滚时节,为精准掌握晚稻种植“家底”,岩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专业队伍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全面开展晚稻种植面积自测工作,以“绣花”功夫采集农业生产“第一手数据”,为科学决策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广袤的田野间,核查人员手持定位仪沿田埂稳步前行,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坐标如灵动画笔,精准勾勒出每一块稻田的轮廓。面对不同地形和形状的地块,工作人员展现出专业灵活的作业能力:对小块规则稻田,他们用卷尺丈量长宽,通过数学运算快速核算面积;针对大块不规则地块,则借助GPS定位技术与专业测量软件精准计算,全程力求误差最小化,确保数据经得起科学检验。
测量间隙,工作人员化身“民情调研员”,与农户拉家常、问农事,在轻松互动中核实种植品种、面积、播期等关键信息。“今年种的‘兆优5431’抗病性强,亩产估计能超1200斤!”岩山村种植户李建国的经验分享被仔细记录,而针对农户提出的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问题,工作人员也逐一耐心解答,既保障了数据真实性,又传递了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关怀。
“数据必核、源头可溯”是此次工作的核心准则。对存疑地块,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村干部了解历史情况,并走访周边农户交叉印证,通过地毯式排查确保每一组数据“经得起推敲、查得出源头”。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南景村、岩山村等重点区域的核查任务,累计测量地块45块,统计面积达2634.54亩。
下一步,岩山镇将系统总结此次自测经验,进一步优化数据核查流程,为农业数据统计工作积累实践样本。通过精准掌握粮食生产“家底”,该镇将更好地为政策制定、产业布局提供科学支撑,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供稿单位:湖南省洞口县委宣传部曾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