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湖南邵东:15年荒地变“聚宝盆”立体农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25 17:38:09
摘要: 据罗庆元介绍,这批成熟的玉竹总产量近200吨,其中邵东本土选育的“猪屎尾”品种占六成。凭借这份细致与专注,罗庆元不仅攻克了种植难题,更摸索出一套“立体农业”模式:在多年生油茶林中套种玉竹,用养猪场粪污发酵成有机肥。从荒地到“聚宝盆”,从返乡创业者到“立体农业”探索者,罗庆元用15年时间证明: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下,只要扎根土地、创新实干,平凡的沃土也能孕育出不平凡的希望。

近日,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思远村——薄雾尚未散尽,曾经的荒地上已是一派繁忙景象。20多名农户在田间默契配合:男人们挥锄从松土中掘出嫩白的玉竹,女人们蹲在田埂边轻敲根茎抖落泥土,再将饱满的玉竹整齐码入袋中。“今年这新品种收成特别好,一袋能装80斤!”农户罗女士擦去额角的汗珠,笑容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沃土,正是邵东市思远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庆元耗时15年打造的“聚宝盆”。

2010年,在广东打拼多年的罗庆元带着积蓄回到家乡。“当初选择种玉竹,就是看中它是邵东的道地药材。”他蹲在田埂边捻起一撮干土,回忆起创业初期的挑战:“刚开始连下种时间都没掌握好,出苗稀稀拉拉;后来又因土壤积水,整片玉竹烂了根。”

没有聘请专家,罗庆元全靠自己在田间摸索,十几本笔记本写满了种植心得。为种好“娇贵”的玉竹,他养成了每日巡山的习惯,雷打不动抽出两小时查看作物长势。“一株发病不及时处理,整片都要遭殃。”他指着田边插着标记牌的区域说,那里曾出现根腐病苗头,他连夜挖除病株、撒入生石灰,才控制住疫情。

凭借这份细致与专注,罗庆元不仅攻克了种植难题,更摸索出一套“立体农业”模式:在多年生油茶林中套种玉竹,用养猪场粪污发酵成有机肥;三年后玉竹收获时油茶正好成林,再引入藏香猪进林放养——猪既能除草又能施肥。“管护成本省了一半,玉竹赚现钱、油茶赚长钱,一举多得。”

正午时分,工人们将一袋袋玉竹搬上货车。据罗庆元介绍,这批成熟的玉竹总产量近200吨,其中邵东本土选育的“猪屎尾”品种占六成。“这品种产量大、药用价值高,客商都抢着要,刚出土就被买走了。”

尽管市场供不应求,罗庆元仍未止步。“单一品种种植风险大,必须丰富结构。”他透露,这批玉竹收完后,将赴广东连州考察新玉竹品种,计划引进试种。目前,他的企业已形成中药材种植、藏香猪养殖、油茶种植三大板块,成为邵东市规模较大的种养结合型农业公司。

货车满载玉竹缓缓驶向镇上的药材加工厂,车斗中的根茎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罗庆元站在田埂上目送车辆远去,身后油茶林郁郁葱葱,远处的养猪场不时传来阵阵猪鸣。“这片地,还能生出更多金子。”他的话语中,既有对土地的深沉热爱,更藏着乡村振兴的笃定信念。

从荒地到“聚宝盆”,从返乡创业者到“立体农业”探索者,罗庆元用15年时间证明: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下,只要扎根土地、创新实干,平凡的沃土也能孕育出不平凡的希望。(王祥刚、邓朝霞、曾彥菲、李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