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张集乡新联合社区充分利用光伏发电项目收益,创新开发公益性岗位,让脱贫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张集乡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在多个社区建设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可观收入。新联合社区通过对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光伏收益开发公益岗位奠定了基础。这一举措将绿色电力产生的经济效益转化为民生福祉,形成了“阳光收益”反哺“民生帮扶”的良性循环。公益岗位工资来源于光伏发电项目收益,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新联合社区根据脱贫劳动力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垃圾清运、卫生保洁、护路养路等公益性就业岗位。针对不同公益岗位制定不同工资标准,实行按劳取酬原则,激发脱贫群众工作积极性。“政府给我安排了这个岗位,不仅让村里环境变好了,我也能按月领工资,日子更有奔头了!”一位在公益岗位就业的脱贫户高兴地说。公益岗位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保障和希望,让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为确保光伏收益分配公平公正,新联合社区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由社区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收益分配流程。收益分配人员名单经初步筛选并公示公告,报上级审核批准后,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社区实行公益岗位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价制度,由驻村干部、社区干部和公岗监督员组成监督小组,对公益岗位实行定期检查评议,依据履职情况确定薪酬,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这种模式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拓宽了脱贫人口的增收渠道,让帮扶政策更具韧性、更可持续。公益岗位虽“小”,却蕴含着基层治理的“大”智慧,持续提质增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挥更大作用。(供稿人: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张集乡人民政府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