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归国路,一生赤子心——一位科学家的使命与担当
为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新书《破浪:钱学森的回国历程(1950-1955)》。该书聚焦钱学森从1950年回国受阻到1955年成功归来的五年关键历程,展现了他在重重困难中坚定回国、投身祖国建设的伟大抉择。
1950年至1955年,是钱学森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点。《破浪》一书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档案文献的细致解读,还原了这段充满波折与考验的历史。从美国的阻挠与软禁,到他与家人不懈努力、借助多方力量争取回国机会,书中每个细节都折射出钱学森坚定的民族信念与深沉的家国情怀。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现民表示,本书依托一手档案资料,力求真实、全面地呈现钱学森归国的历史全貌,让读者在历史细节中感受科学家的担当与坚守。
中共党史出版社副总编辑姚建萍认为,《破浪》不仅是一部党史纪实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读物。它让我们看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科学家的价值不仅在于科研成果,更在于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奉献。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指出,父亲一生始终坚守初心,他的归国选择源于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希望这本书能激励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传承和弘扬钱学森精神,在新时代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后的今天,《破浪》的出版不仅是对钱学森归国历程的回顾与纪念,更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再一次弘扬。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爱国、奉献、担当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脊梁。(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传媒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