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临汾市古县岳阳镇张才村的田野间,一个拄着拐杖、身影略显蹒跚却格外坚定的汉子,正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励志人生。他就是宋兆斌——从遭遇人生重创失去左腿,到凭借不屈意志扎根家乡产业,再到带动乡邻共同致富,他在命运的裂缝中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也成为张才村残疾人自强不息、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命运折翼:从车间骨干到抗癌勇士
1984年出生的宋兆斌,曾是邻里眼中踏实肯干的“好后生”。从一线工人成长为炼焦车间环保负责人,他还曾赴太原科技大学进修煤炭深加工与利用。2006年与妻子刘春燕结婚后,小家庭日子过得安稳幸福。
然而,2014年秋季的一场突发腿疼,开启了他漫长的治疗之路。三年间,他经历三次手术、十二次化疗,最终左腿被切除。这场大病不仅让他承受身心双重折磨,更花光积蓄,欠下十几万外债。
危难时刻,来自企业同事、同学、村民和县残联的关怀,成为他对抗病魔的力量源泉。特别是县残联,持续关注他的治疗进展与家庭困境,为他送去帮扶政策与生活关怀。
涅槃重生:身残志坚闯出绿色致富路
失去左腿后,宋兆斌深知不能一直依赖他人帮扶。他将目光投向家乡的土地,在县残联的支持下,走上了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山地种植:承包24亩山地种植玉米,利用张才村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优势,每年稳定收入2万多元。

特色养殖:2020年开始养殖萨福克绵羊,从“门外汉”成长为“土专家”,现羊群规模稳定在30只左右,年销售收入2万多元。
创新技术:自创“桶储青饲料”方法,利用豆制品加工厂豆渣资源,既环保又降低成本。
庭院经济:搭建90平米春秋大棚,发展早春蔬菜种植,年收入超1万元。
智慧创业:考取C5驾照,改造三轮车适应山地作业,实现农资运输“不求人”。
情暖乡邻:带动共同致富的“技术顾问”
“当初我难的时候,大家都帮我,现在我日子好点了,也要帮大家。”宋兆斌常说。如今,他成了村里的“免费技术顾问”,无论是养羊技巧还是大棚种植,他都毫无保留地分享。
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民开始尝试小规模养殖或发展庭院种植。他还经常帮村民下载养殖资料、改造农具、分享政策信息,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本
如今,宋兆斌的生活早已重回正轨:妻子工作稳定,女儿考入山西医科大学,儿子学习优异,父母身体康健。他用一条腿支撑起整个家庭,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身残志不残”的真谛。
张才村党支部书记胡双印评价道:“宋兆斌是全村的脱贫致富典型,比好多健全人都能干!”
在古县残联的关怀助力下,宋兆斌顺着村里产业发展方向,不仅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也为更多残疾人及村民树立了榜样。他的故事,正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王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