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桂北樟木风电并网发电 绿电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 编辑:李哲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27 17:07:46
摘要:


初秋的桂北山区,云雾缭绕的群山之巅,22台高达120米的白色风车划破晨雾。随着调度中心指令下达,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公司承建的广西樟木风电场项目成功首次并网发电。这座总规划装机容量120兆瓦、配备20台5500千瓦与2台5000千瓦机组的风电场,正以基层实践书写能源转型答卷。

风车引路:清洁能源激活山村新生机

在樟木镇村民眼中,山风已从发展阻碍变为“绿色朋友”。“以前大风天关门窗,现在看风车转心里踏实。”村民李志强说,其子借项目建设学会机械操作,如今成为运维人员,有了稳定收入。

项目带来的改变不止于此。新修的硬化道路如银色丝带穿山间,既保障风机运输,更打通村寨对外通道。“路通后砂糖橘运输成本降三分之一,客商直接上门收。”樟木镇罗柴村党支部书记直言,风电场送来的远不止清洁电力。

生态保护贯穿建设全程。基坑防尘网如绿绸覆山坡,施工区设统一围挡,洒水车定时巡回,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影响。项目建立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更成了生动的环境教育教材。“组织村民参观后,村里也推行垃圾分类了。”当地小学教师介绍。与此同时,风电场周边集镇新增餐馆、便利店生意红火,服务业兴起悄然重塑当地经济生态。

绿电转化:从生态价值到发展动能

樟木风电场的“双效益”已然显现。据测算,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22069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余吨,相当于新增800余公顷森林。

“项目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项目负责人邹坤表示,风电场既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更以“风电+乡村振兴”模式注入发展动能。监控屏上跳动的发电数据,正是绿色能源稳定输出的见证。

产业链带动效应持续释放。建设期间,当地混凝土供应、机械租赁、物流运输等行业迎来机遇,一位运输队负责人坦言,参与风机设备运输带来了可观收入。更深远的是,覃塘区正依托稳定绿电规划绿色数据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清洁能源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

风机之下,独特共生模式正在孕育。村民们在风机空地试种中草药,“风机阴影随日照移动,不影响作物生长,还多了种植空间。”立体化土地利用,正创造着额外经济价值。

攻坚克难:匠心筑就绿色精品工程

风电场的建成,是与自然条件博弈的成果。喀斯特地貌的复杂地质,让每台风机基础施工都充满挑战。“有个机位岩石硬度远超预期,我们调来了先进破碎设备,三个班组轮班奋战72小时才完成开挖。”现场施工负责人回忆道。

技术创新破解建设难题。项目团队研发的锚栓笼安装辅助工具,将精度提升至0.12毫米级。“相当于两米物体误差不超一根头发丝直径。”项目总工程师王山佳解释,这种极致精度保障了风机二十余年安全运行,还将安装效率提升30%,节省大量时间成本。

精细化管理筑牢质量防线。“日清日结”动态协调机制下,各班组每日总结工作、解决问题,使无效移动时间降低30%。“每个环节都有质量追溯记录,能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安全总监展示着厚重的施工日志。面对山区复杂气候,智能施工调度系统提前调整计划,避开近50个雨天的延误,确保项目按期完工。

如今,22台风机如白色巨人屹立山脊,见证着中国新能源技术的进步,更镌刻着建设者的工匠精神。随着全面投产,这座绿色能源基地将持续把风能转化为清洁电力,以绿电之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公司付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