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大漠·胡杨·物探人

来源: 编辑:李哲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27 17:07:46
摘要: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塔里木河与塔克拉玛干沙漠蜿蜒交织,静静的河水在广袤荒漠间流淌,两岸的胡杨林错落耸立。

深秋的阳光洒在大片金黄色的叶片上,为“沙漠绿洲”增添了一抹生机盎然的色彩。

10月15日,从南疆第一大城市库尔勒出发,沿乌若高速一路向东南,连片的棉花地、灰红相间的红柳依次闪现,不甘寂寞的大沙丘,偶尔从胡杨间探出头来,宣示着它的存在。

经过3个半小时颠簸,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华北分公司SGC2113队尉犁项目主营地映入眼帘。营地大门上,“穿林海踏荒漠守生态红线、重质量保安全铸样板工程”的楹联格外醒目。

政工员王跃辉告诉我们,一小时前,甲方临时通知到项目检查,正在会议室听取汇报。我们立即拿出采访设备,到施工组和施工现场跟随拍摄。

“这个项目,甲方的检查是常态化的,他们对项目质量高度重视。”项目经理、SGC2113队党支部书记王栋告诉我们。

尉犁5区块1期三维项目是新疆中能北方油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此区块部署的第一个物探项目,也是华北分公司在新疆立足民营企业油气勘探市场的重点项目。

“近年来,我们连续施工了顺北6号带、阿拉尔、若羌西三维等系列沙漠项目,被西北油田授予‘攻坚克难示范队’,靠市场口碑赢得了该项目。”王栋介绍道。

“今晚,正好甲方要组织作业班组奖罚会,现场表彰优秀放线、钻井班组。”队经理孟佩文说,这已经是第五次了,甲方要求把每一炮、每一道的质量都做到极致。

晚上8:00,沙漠里刮起了大风,张嘴说话不一会儿,细微的沙粒儿就钻入口中,不经意间发出嘎嘣嘎嘣的响声。

赶往生产营地的路上,孟佩文告诉我们,这点沙尘不算什么,项目启动以来,刮了11次沙尘暴,最长的1次持续了整整两天。之前修好的道路,一晚上就被沙尘覆盖,大大影响了施工进度。

生产营地的会议室,是一个大帐篷搭建起来的,地上铺设了绿色的人工草皮,条件简陋,但桌椅摆放极为规整。能容纳30人的会议室,甲方、队干部、班组长、八大员、作业班组代表座无虚席。

晚上10::00,当最后一个班组从工地返回,会议随即开始。甲方代表通报了检查评比结果,提出了质量要求,为6个放线小组和3个钻井小组颁发了获奖证书。

“很高兴获奖,接下来会带着兄弟们再接再厉,把活干得更好!”放线组长孙敬超说。谁能想到采访中略显腼腆的西北汉子,带领组员干起活来却是生龙活虎。

采访结束回到主营地,已是半夜12:00,王栋的宿舍依然亮着灯。透过半掩的门,他正在打电话。不到10平米的板房里,两套上下床、一张简易办公桌、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王栋宿舍兼办公室的全部家当。

10分钟里,他接了3个电话,都与项目生产有关。王栋告诉我们,按照公司串行施工要求和分公司部署,队伍接下来还要连续运作两个项目,生产指挥千头万绪,后勤副经理和钻井副经理已经带领相关人员到下个项目做准备工作。

大漠的风越刮越大。施工组的灯光还在透亮。节点工厂里一排排节点仪安静地躺在充电柜上,红蓝灯光交替闪烁,仿佛在喃喃地诉说着什么。不知哪个角落的野营板房里,不时传来轻微的鼾声。营地中央的国旗、队旗,在南疆的冷风中,飒飒作响。

夜已深,地震炮声还在继续。(供稿人: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陈俊、蒋云龙、罗文杰、王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