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禁区勿越,红线勿触:莫拿生命赌穿越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29 17:02:41
摘要:


禁止违规穿越探险并非对户外运动探索的束缚,而是基于无数惨痛教训筑起的生命防线。然而,仍有部分“驴友”高估自身能力,低估自然风险,将禁令视为挑战,把冒险等同于“极限精神”,执意闯入禁区。最终,在自然的威严面前,留下无法挽回的人生悲剧。

生命禁区:任性带来的惨痛代价

违规穿越探险所带来的生命威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如2025年2月非法穿越鳌太线后失联多日的获救者所说,“我们征服不了任何一座山,只是山放过了我们而已。”穿越过程中,迷路、失温、坠崖等每一项风险都可能夺走一条生命。而那些因违规穿越失联者,有人侥幸获救,但也有人则将生命永远留在了禁区。

2020年9月,四川一男子穿越鳌太线遭遇大雨,失温遇难,年仅19岁。

2021年10月,河南郑州一男子违规穿越秦岭时体力不支掉队,错失救援时机,最终失温遇难。

2022年2月,“95后”诗人星芽徒步穿越鳌太线遇难。

2023年7月,4人自驾车队从甘肃敦煌出发,计划穿越新疆罗布泊无人区,失联遇难。

2024年7月,河南信阳一名25岁户外爱好者马某,在独自穿越鳌太线中失联,遗体数月后被发现。

2025年10月,多名徒步爱好者私自进入青海祁连山区冷龙岭未开发区域,致1人因失温及高原反应遇难,其余251名被困者经72小时搜救获救。

……

这些事件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是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是亲友心中无法填补的空缺。

个人冒险:被透支的公共资源

违规穿越探险,不仅违反法律法规,更是对公共资源的透支。其背后折射出的,是部分人对生命的轻视、对规则的漠视、对公共资源的浪费,以及对他人安全的自私无视。

违规穿越探险绝非孤立的行为。一旦有人失联,当地公安机关、消防部门以及民间救援队就需迅速集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搜救工作。这些本应用于日常应急救援和生态保护的公共资源,却被消耗在这些原本能够被规避的风险之中。

与此同时,救援人员进山搜救时,他们的安全也时刻受到迷路、失温、坠崖等未知风险的威胁。而搜救过程中产生的交通、物资、医疗等费用,大多由公共财政与社会捐赠来承担。这些行为,本质上是对公共利益的消耗。

严禁违规穿越探险,并不意味着否定户外运动的探索精神。真正的户外运动,是在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安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去领略自然之美、挑战自我极限。那些将违规穿越探险混同于“勇敢”的人,混淆了“冒险”与“任性”的界限。生命只有一次,任何“穿越行为”都不应破坏生态环境,不应忽视人身安全,不应消耗公共资源、损害他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