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红邻党建聚合力三治融合谱新篇——古南镇街道绘就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新图景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29 17:02:37
摘要: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安宁。近年来,古南镇街道党工委锚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核心,以“红邻党建”品牌为抓手,深度融合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理念,通过楼栋善治、红领联盟荟、红邻工作法等,激活“红领管家”服务效能,在老城沃土上勾勒出一幅治理有力、民生有温度的生动画卷。

党建领航筑根基,激活自治内生力

“以前小区里的事没人牵头,现在有了‘逢四说事’楼栋议事会,大家的事儿大家议,难题很快就能解决。”家住古南蓝湾的居民李阿姨感慨道。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古南镇街道以“红邻党建”激活群众自治动能的生动实践。

街道创新推行“党建聚邻、入户近邻、协商睦邻、服务暖邻、文化润邻”红邻工作法,构建“1+6+N”红领联盟荟党建联建平台,联动6个社区党组织与N家共建单位、“三新”组织、志愿者队伍,形成“党建搭台、多方唱戏”的自治生态。在41个网格中精准布点394个楼栋长、815个单元长,组建千余人的“红领管家”志愿服务队,下设矛盾调解、文明传递等10余支分队,让党员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每月常态化运行“楼栋工作日”制度,通过“红领议事厅”“逢四说事”“大树底下说小事”等平台,落实“日常事楼栋议、焦点事小区议、综合事社区议、专业事街道议”四级联治机制。2024年以来,累计组织协商议事20余轮,化解民生诉求800余件,“楼栋善治”让治理难题在基层一线迎刃而解。同时优化“吉福享福”激励机制,通过“古南福卡”优惠、事迹展播等方式,增强治理力量的主动性与粘性,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法治护航守底线,筑牢治理保障网

“反邪教主题公园里的漫画很直观,火头门社区的法治走廊能学法律知识,住在这里既安心又踏实。”居民们的真切感受,彰显了街道法治治理的扎实成效。古南镇街道以阵地建设为抓手,将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精心打造城建花苑“反邪教主题公园”,并以该区域为试点同步打造“法治小区”:前者利用9000余平方米的公园空间,通过图文展板、互动装置等形式开展反邪教宣传,建成以来组织宣传活动20余次;同时在火头门社区搭建“法治走廊”,聚焦婚姻家庭、物业纠纷等民生热点,定期更新法律知识内容;推动“三官一律”下沉网格,建立“警网融合平安共治”机制,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宣传纳入网格员日常巡查清单。

依托廖玉秀调解工作室、庆芳嫂子调解工作室、“梁赣儿工作室”及“同心调解员·民建服务站”等专业平台,组建由律师、民警、老党员组成的调解队伍,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实行专业化调解,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成功调处民事纠纷200余起,开展民法典宣传、安全生产普法等活动6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为基层治理筑牢“法治屏障”。

德治润心树新风,涵养文明精气神

“百家宴上尝遍邻里味,邻里节里拉近彼此心,现在小区里互帮互助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古南镇街道以文化润邻培育文明新风的生动写照。街道坚持以德治为引领,用文化纽带联结邻里情感,涵养基层治理的精神沃土。

深化“红邻党建”文化内涵,打造6个邻里特色文化试点小区,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邻里节”“百家宴”“社区运动会”等活动50余场次,让邻里关系在欢声笑语中升温。以“古南镇Citywalk”文旅品牌为载体,串联古南塔、铁佛桥等历史文化节点,在文化传播中厚植家国情怀与社区认同。

通过“红色家风讲堂”传承优良传统,评选“党员先锋户”“优秀红领管家”等先进典型,线上线下展播先进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建“诚心诚意”等志愿服务队,聚焦“一老一小”等群体开展养老托育、健康义诊等暖心服务,今年已开展志愿服务300余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在辖区内营造出“邻里相亲、党群连心”的文明风尚。

从“红领联盟”聚合力到“三治融合促善治”,古南镇街道以党建为笔、民生为墨,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不断书写新答卷。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红邻党建”品牌建设,优化治理机制,延伸服务触角,让自治更有活力、法治更有力度、德治更有温度,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供稿人: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古南镇街道办戴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