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敲门问事访民情乡村振兴谱新篇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29 17:02:27
摘要:


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诠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理念。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杨店乡黄栗民族社区以“敲门问事”为纽带,将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实践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温暖。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与志愿者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将政策宣传、隐患排查、困难帮扶等服务精准送达群众家门口。

常态走访,织密民生服务网。黄栗民族社区将“敲门行动”作为基层治理的常态化机制,构建起“网格员日必问、特殊群体周必访”的动态服务体系。社区以三级网格为依托,将社区划分为多个责任区,每个网格配备专属网格员与党员志愿者,重点聚焦独居老人、五保户、低保户、留守儿童等群体。2025年10月的一次走访中,网格员在低保户夏先生家中发现其厕所冲水系统有问题,立即上报并联系改厕维修人员上门维修,并全程跟踪监督完成修缮。这种“发现即解决”的效率,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

政策上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针对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黄栗民族社区推出“政策上门”服务。在医保缴费期间,网格员们携带移动设备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完成线上缴费;对于常态化缴纳的养老保险,由包组干部提醒社区居民关注并帮助不会使用手机的居民网上缴纳费用,米大爷感慨:“我腿脚不便,孩子又在外地,要不是你们上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志愿赋能,凝聚基层治理合力。黄栗民族社区的“敲门行动”由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组成,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敲门行动”的重要任务。针对村民反映的村内沟渠老化问题,争取到相关部门专项资金,完成350米沟渠硬化,并新建一条380米新沟渠方便村民打水;社区还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成员的沟通技巧与应急处理能力。通过“敲门行动”,社区干部不仅敲开了群众的房门,更敲开了群众的心门。群众对基层治理的认可度达99%,特殊群体帮扶满意度达100%。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模式,为基层党建治理注入了持久动力。

如今,黄栗民族社区的“敲门声”已成为群众最期待的“温暖信号”。从政策宣传到隐患排查,从矛盾调解到纾困解难,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信任,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供稿人: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杨店乡人民政府李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