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WGDC揭晓绿色工程标杆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29 17:02:27
摘要:


近日,2025全球工程大会核心边会“世界绿色设计大会”在上海举办,备受瞩目的“绿色设计国际大奖・绿色设计工程奖”正式揭晓。来自35个国家的300余位政府代表、国际专家及企业负责人共同见证,20个覆盖能源、生态、建筑等领域的标杆项目脱颖而出,以绿色设计创新实践为全球可持续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世界绿色设计组织设立的权威奖项,本次评选以“减污降碳、助力双碳”为核心标尺,严苛遴选工程领域绿色设计的标杆实践。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传媒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景表示,获奖项目生动诠释了“绿色设计不是选择题,而是工程领域必答题”的行业共识,将成为全球协同推进绿色转型的重要纽带。

能源革命:绿色技术重构低碳供能体系

在能源供给领域,获奖项目以技术创新破解传统能源高碳瓶颈,构建多场景绿色供能模式。山高新能源集团中粮北良港分布式光伏项目创新性打造“光伏+港口物流”融合体系,利用港口闲置空间建设9.54MW光伏系统,年发电1088万度、减碳0.75万吨,为港口“零碳”转型提供可推广样板。华能伊敏煤电的高寒环境露天矿无人纯电动矿卡系统,攻克-40℃极寒技术难题,以“光伏绿电+智能换电”实现运输环节100%绿电驱动,年减碳4.7万吨,树立全球矿业绿色变革标杆。

针对不同区域能源需求,特色绿色方案多点开花。上海电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塔尔沙漠建成20MW光伏微电网,年减碳2.41万吨,成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典范;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边远地区供能技术,将微电网能源利用率提升至96.3%,年减碳超32万吨,为无电地区提供低碳“中国方案”。

二、生态修复:绿色设计重塑人居环境

生态治理类项目聚焦“问题解决+价值提升”,以系统设计实现生态与发展双赢。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多源固废协同处理体系,年处理废弃物近300万吨、减碳157.6万吨,成功将“邻避设施”转化为“邻利空间”,破解城市固废治理难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永定河生态治理项目,针对不同流域制定渐进式修复策略,削减入河污染物30%以上,带动产业新增产值60亿元,为全球生态修复提供范本。

高脆弱性区域的绿色开发模式尤为亮眼。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联合团队打造的四川马尔康生态锂矿项目,通过全封闭地下开采技术减少92%地表扰动,将159万㎡采矿棕地转化为生态景区,同步带动藏村增收,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上海水源青草沙水库调光抑藻工程则以物理调控替代化学干预,致嗅物质浓度降超80%,年省药剂费超1000万,守护3000万人饮水安全。

三、城乡建设:绿色创新赋能高效发展

城乡建设领域的获奖项目彰显“集约高效+循环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集中供冷项目作为中国首个全地下区域供能系统,通过冰蓄冷技术年减碳1.4万吨,释放8000平方米商业空间,为高密度城区能源规划立标。三叠纪零碳总部以零碳能源、水资源循环等技术,打造亚洲唯一LEED全零碳认证办公空间,成为建筑行业低碳转型样板。

绿色技术与民生需求的融合更显温度。香港红馆应用9700㎡被动辐射制冷涂层,实现零能耗降温,年节电30万度;南通第一人民医院能源站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年减碳7200吨,兼顾医疗保障与生态效益;兰州高新区经四路工程利用工业固废,在极端气候区打造绿色市政标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

从能源供给到生态治理,从建筑革新到区域开发,本次获奖的20个项目勾勒出绿色设计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这些实践不仅为各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范本,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与创新智慧,为全球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传媒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