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之变,以文化为桥连世界之心;绿美中国,以生态为基筑发展之路。恰逢金秋寒露时节,晨露凝霜、丹枫染秋,我作为美国华盛顿地区唯一华人媒体代表,随美国华侨经贸文化考察代表团,赴“2025全球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之约,走进中国最美文化古城——凤凰古城。这片融山水灵秀与文脉厚重于一体的土地,正以“有凤来仪”的祥和之气,书写着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共生、绿色发展与高质量进阶并举的动人篇章。

信步沱江两岸,吊脚楼依水而立,倒影婆娑映碧波,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与清新空气相拥,构成绿色生态的鲜活注脚。“凤凰”自古为太平之象,《说文》载其“见则天下大安宁”,而这份安宁,如今更蕴含着生态与发展的和谐之道。华灯初上时,古城霓灯闪烁却不扰自然肌理,古塔古桥、沈从文故居等古迹在保护中焕发新生,山水、建筑与人文在此交融成景,既守住了生态绿底色,又擦亮了文化金名片。

有凤来仪,有道则见;凤凰涅槃,厚德载物。中国文联凤凰文联副主席雷雨田先生创办的私立古城博物馆,是文脉传承与生态保护的生动典范。3086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群中,22面马头墙、386扇雕花门窗依山就势,与自然环境相映成趣,56间房舍内珍藏着“双凤朝阳”木雕、光绪帝亲赐圣旨碑等稀世文物。雷雨田夫妇倾其积蓄抢救流失文化遗产,既守护了古建筑的原生风貌,又传承了陈宝箴世家“四代五杰”的君子气节与家国情怀,让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为绿色发展注入精神内核。

文化为魂,生态为韵,高质量发展方能行稳致远。凤凰古城的灵秀山水,不仅滋养了沈从文、黄永玉等文化大家,更孕育了“简、韵、活、妙”的艺术风骨,雷雨田先生的大写意画作《湘荷之魂》《天下凤凰美》,便是山水灵气与人文底蕴的艺术升华。如今,这座“活着的文化之城”正加速从“流量经营”向“内容经营”转型,从“观光目的地”升级为“文化体验区”:“国际沈从文文学路径”谋划落地,农耕文化园与古城联动发展,推动游客从“一日游”转向“深度体验”,让文化在可感可知中流淌,让生态在适度开发中永续。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何平主席由衷赞叹:“凤凰的人文与生态水乳交融,中文文字魅力与山水纯真浑然一体。”湘西州侨联、海联会及本土企业家也达成共识:凤凰的可持续发展,需深挖文化基因、平衡保护与开发,以“文化为魂、体验为核、生态为基”,实现从“短期热闹”到“长期繁荣”的跨越。

文脉赓续,绿脉绵延。凤凰古城以山水为媒、文化为桥,让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让绿色发展与高质量进阶同频共振。这里既有“天开图画”的生态之美,更有“文脉薪传”的精神之富,正以“凤凰于飞”的姿态,向世界展现中国古城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刘景,师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