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81192,这里是553,我奉命接替你机执行巡航任务,请返航!”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重复,你们继续前进!”
二十四载寒来暑往,这段穿越时空的电波依旧振聋发聩,回响在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2001年4月1日,南海之上风云激荡,一架比对手落后二十年的战鹰,用生命划出捍卫主权的壮烈航迹。飞行员王伟,将32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祖国的长空,用忠魂铸就民族尊严的丰碑。
自此,“81192”,不再只是一串冰冷的编号。它是觉醒的钟声,是奋起的号角,是一个民族从屈辱中站起、在逆境中前行的精神图腾。
王伟是翱翔蓝天的雄鹰,也是执笔挥毫的画家。在他创作的《夙愿》中,自己正驾驶战机,从中国航母甲板腾空而起。在那个年代,这是何等遥远的梦想。
然而,一个不屈的民族,终将把梦想写满苍穹。二十四载弹指一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已实现历史性跨越,昔日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航空领域,捷报频传。新天工开物航空专场上,C919医疗机展翼亮相,以模块化设计构建“空中生命通道”,让救援使命随翅膀飞越千山万水,将希望送达每一个需要守护的角落;第三届CATA航空大会上,高精度三维检测系统洞察秋毫,精准扫描之间,为飞行安全筑起一道智慧的屏障,让每一次起飞与降落都承载着技术的温度;第七届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直-20T突击直升机舞动长空,悬停回转如鹰隼击天,急升急降似银龙跃渊,将第四代直升机的卓越性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航天征程,步履铿锵。从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中国北斗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服务;从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完成首次载人飞行,到2025年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接连问天,空间站迎来第十艘载人飞船;从2007年嫦娥一号破空探月,到2024年嫦娥六号携月背样品凯旋,中国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历史壮举。
商业航天,蓄势腾飞。510亿元专项基金注入产业血脉,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迎来发展东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取得关键突破,朱雀三号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首飞在即;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式投用,双工位“组合拳”虎虎生风,常态化、高密度发射时代已然来临。
从直-20T的“一机多能”,到北斗卫星的全球覆盖;从空间站的“太空会师”,到朱雀三号的重复使用——今日之中国,早已摆脱了“咬碎钢牙和血吞”的困境,正以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王伟在《夙愿》中寄托的憧憬,如今正由亿万中华儿女携手实现,向着更高远的天空迈进。
“你们继续前进”——这句跨越二十四年的嘱托,已化作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磅礴动力。带着这份使命与担当,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必将跨越星辰大海,奔赴更辽阔的远方!(供稿人: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人民政府刘羽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