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蒙古高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05 15:53:20
摘要:


11月 4日,蒙古高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内蒙古财经大学主办,该校蒙古高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重点实验室、区域国别学科群联合承办,吸引了国内外 50余名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参会,围绕蒙古高原生态保护与绿色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学术交流,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开幕式上,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校长张志明教授致辞,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蒙古高原作为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不仅关乎区域民生福祉,更对国家生态战略与全球生态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讨会搭建起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既是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契机,更是助力蒙古高原生态保护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举。

研讨环节中,5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发表主旨报告,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蒙古高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提供多元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锁成研究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主席)以《中蒙联合科学考察与绿色发展模式》为题,从国家战略高度剖析中蒙共建“绿色长城”及边境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性。他详细介绍了 2005-2025年中蒙联合考察 20年历程中的关键进展,同时指出当前蒙古高原仍面临草原退化、水资源短缺等生态风险,强调需通过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蒙古国经济发展部国际合作司原司长 Battogtokh Dorjgotov(“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副主席、蒙古科学院大学理事会主席)发表《科学与技术创新的全球视野:中国 -蒙古科学技术合作》主题报告。他从国际合作视角出发,强调科技创新是破解生态难题、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结合蒙古国生态环境现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并表达了深化中蒙在生态监测、绿色技术研发等领域合作的迫切期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匡文慧研究员则聚焦技术赋能生态治理,分享地球大数据在国土空间监测、城市韧性建设中的应用成果。针对“美丽内蒙古”建设,他提出强化生态红线管控、推动绿色产业升级等 4点认识与地理图景建议,为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内蒙古大学温璐教授(世界自然联盟 IUCN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 CEM东北亚地区副主席)从微观生态视角切入,解读氮添加对蒙古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碳库、碳循环的影响机制。其研究成果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填补了区域湿地微观生态研究的部分空白。

蒙古高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李文龙教授介绍了实验室阶段性研究成果,包括蒙古高原生态状况动态监测数据库建设、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结合各位专家报告内容,他明确实验室未来将聚焦中蒙生态合作、绿色技术转化等方向,持续为区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提供科研支撑。

本次国际研讨会紧扣蒙古高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核心议题,通过多视角、跨领域的学术交流,碰撞出诸多新观点、新思路与新对策。不仅为内蒙古财经大学师生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更凝聚了国内外专家智慧,为蒙古高原生态治理、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化与科研成果的转化,蒙古高原将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步伐,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刘景,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