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蓝图中,产业兴旺是根本。对于拥有广袤丘陵山地的地区而言,突破地形制约、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11月4日,随着“四川林草机械装备产业园”与“国家林草局林业机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西南办事处”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正式挂牌,这也标志着“中国乌梅之乡”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区域位置、产业与政策优势,强势崛起为西南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创新的策源地和增长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硬核”动力。
优势聚合
奠定“西南唯一”的坚实基础
达川区能够承载这一“全国首家、西南唯一”的产业园,并非偶然,而是其多重优势聚合的必然结果。

图为活动现场。(达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首先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与产业基础优势。作为中国西部百强区、全省现代林业重点县,达川区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典型的丘陵地貌,这为林草机械的研发、测试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中国乌梅之乡”的特色品牌,更对林下经济机械化提出了迫切需求,形成了以市场牵引产业发展的良性逻辑。
其次是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政策赋能优势。达川区敏锐地抓住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和四川省“天府良机”行动的机遇,高位推动产业园建设。在落实省市一系列赋能措施的基础上,区级层面精准施策,通过举办政银企对接会,促成17.4亿元的融资合作,并为19家企业兑现政策资金5667万元,以“真金白银”的诚意和高效的服务,为企业营造了控制成本、安心发展的优质营商环境。
创新驱动
构建“内生循环”的产业生态
产业园的生命力在于持续的创新与完整的生态。达川区深谙此道,推动园区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从“启动建设”到“集聚成势”的跨越。

图为授牌仪式。(达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方面,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链条。园区携手西华大学、联合飞机等11家院校与企业,开启了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国家林草局林业机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西南办事处”的落户,不仅提供了权威的质量认证保障,更与园区内“研发-中试-鉴定-量产-销售”的全链条无缝衔接,形成了闭环生态。累计建成18条生产线、下线35款新产品、零部件园内配套率超50%、销售突破2亿元的成果,正是这一生态活力的最佳证明。
另一方面,瞄准前沿领域,布局未来赛道。此次同步启动的智能农林机械装备产业园、低空农林机械装备产业园和展示体验中心,展现了达川区在农机产业智能化、无人化方向上的前瞻视野。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对整个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高效、更现代的解决方案。
路径清晰
绘就“以销促产”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对于未来的发展,达川区路径明确。正如达州市达川区委书记倪欣所言,将坚持“以销促产、以产带研、以研提质”。这一路径清晰地表明,园区的发展将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销售带动生产规模,通过生产促进技术研发,再通过创新研发提升产品品质与竞争力,最终实现产业的螺旋式上升。
在这一思路指引下,达川区不仅致力于推动传统农机装备提档升级,更立志将林草装备做优做强,并开拓烟草装备等新领域,让“西南唯一”的招牌更加闪亮。
从优势聚合到生态构建,从创新驱动到路径规划,达川区以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为支点,正有力撬动整个区域的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升级。这片昔日的丘陵腹地,如今正凭借其精准的战略定位和务实的开拓精神,蜕变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为类似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达川方案”。(中国网•生态频道田怀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