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健全社区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独居老人、空巢家庭等群体的生活安全与幸福感,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张集乡新袁社区将“窗帘之约”暖心行动与日常社区服务深度融合,以“三色管理为基、邻里互助为桥、社区统筹为纲”,把精准帮扶、民生服务与基层治理拧成一股绳,让基层治理既彰显“力度”,更传递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胜似亲人”,新袁社区将这份乡土共识深深融入“窗帘之约”,让邻里守望成为守护特殊群体的坚实依靠。社区组织志愿者入户宣传,向村民讲解“窗帘之约”的意义和操作方式,鼓励大家主动参与,引导青壮年农户与特殊家庭结对,形成“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对子。另一方面,结合农村生活特点,将守望内容从“看窗帘”延伸到日常点滴:帮着买点菜、倒个垃圾,谁家有红白喜事主动搭把手,孩子放学后邻里轮流照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互助行为,让“邻里守望”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让邻里情在互帮互助中愈发浓厚。
健康是特殊群体最迫切的期盼。社区主动联动乡卫生服务机构,为所有“窗帘之约”服务对象免费签约家庭医生,为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老人进行体检和健康指导。家庭医生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一旦老人身体出现不适,医生能够及时上门诊断治疗。这种“零距离”的医疗服务,让老人们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早处置”的安心,也让“窗帘之约”多了份专业守护的底色。
在妥善解决了“平安”与“健康”的核心问题后,吃饭这件看似寻常的“小事”,同样被社区牢牢放在心上。针对独居老人做饭犯难、用餐发愁、饭菜易冷的问题,社区精心打造老年助餐食堂,根据老人饮食特点推出低盐、低脂、软烂入味的营养套餐,让老人们吃得健康、吃得舒心。老人们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饭菜,还能与老友相聚,分享生活点滴。老年食堂成为了老人们交流的新场所,也让“窗帘之约”有了更实际的关怀体现。社区工作人员会根据老人在食堂的用餐情况,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动态优化服务细节,让这份跨越门窗的关怀,稳稳落到“舌尖上”的每一顿饭里。
“窗帘之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活动,更是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是邻里互助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通过将邻里守望、老年食堂和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有机结合,新袁社区打造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让村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温暖。
为让关爱服务长效运转,社区创新推出“邻里积分制”,志愿者参与巡查探访、送餐陪护、健康协助等服务均可累计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这一举措点燃了村民的参与热情,越来越多的人从志愿服务的“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同时,社区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精准对接老人需求优化服务:在家庭医生服务中新增中医理疗项目,助餐食堂每逢节日推出“节日特色餐”,为行动不便老人免费加装扶手、紧急呼叫器……一系列贴心举措,让守护更细致、帮扶更精准。
从窗帘的一开一合里读懂需求,从邻里的互助守望中传递温暖,从食堂的一粥一饭里品味关怀,从医生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安心——张集乡新袁社区的“窗帘之约”,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约定本身,成为社区治理中最温情的注脚。在这里,每一份守护都藏在细节里,每一份关爱都落到实处,让“一老一小”的生活更有温度,书写着“老有所养、幼有所护、邻里和睦”的乡村新图景。(供稿人: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张集乡人民政府王红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