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新闻网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5-11/20/content_7275227.htm
初冬的暖阳洒在汉江源头草场上,惠风习习,温煦如春。两匹新生宁强矮马幼驹正依偎在妈妈身旁嬉戏玩耍,给冬日牧场增添了些许温馨与祥和。近日,宁强马被正式列入新版《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这个喜讯标志着曾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被誉为秦岭“活化石”的宁强矮马,是我国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其体型精悍,体高不足106厘米,却以卓越的耐力和山地适应性著称,千百年来穿梭于秦巴山区,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秦巴山地的铁蹄”。史料记载,这一珍贵品种可追溯至春秋战国前的古羌人,由青海游牧南迁至宁强地区,在漫长农耕文明中承担驮运、乘骑等重任,成为当地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伙伴。

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浪潮和交通条件改善,宁强马的传统役用功能日渐式微,种群数量一度锐减,血脉传承面临严重危机。此次成功入选国家级名录,是国家层面对这一珍稀遗传资源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其濒危状况的紧急应对。
自1990年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强县农业农村局组成科研团队,系统开展宁强矮马的普查与保种工作。30多年来,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这一濒危物种终于迎来种群复苏的曙光。

农业农村部此次系统修订保护名录,旨在构建更加完善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宁强马作为秦巴山区特殊地理气候孕育的独特品种,其基因中蕴含的抗病、耐粗饲、适应山地环境等宝贵特质,被视为未来畜牧品种改良和生物科学研究不可多得的战略资源。
据了解,宁强矮马目前的种群数量已达280匹,其中国家宁强矮马保种场今年新添55匹幼驹。“22公33母的性别比例十分理想。”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雍兴钰表示:“矮马种群数量持续扩大,显示我们的保种工作卓有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更新的庞大名录中,宁强县凭借“矮马”这一独有资源成功“出圈”。宁强矮马不仅是一张闪亮的“农业文化遗产名片”,更成为汉中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成果。从此,这种曾经穿行于秦岭巴山间的矮马,站上了更广阔的国家级保护平台,其未来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守护的珍贵遗产。(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胡毅通讯员吴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