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右)在京亲切接见中国绿发会生态环境专项基金秘书长张一帆
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生态日。中国绿发会“生态环境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在京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土地科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张一帆、中国网生态中国总编辑刘景一行,就设立中国绿发会生态环境专项基金有关细节进行探讨并签约。
据了解,设立生态环境专项基金,旨在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论,宣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宣导绿色发展成果。组织专家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考察调研活动,拍摄宣传(纪录)片、召开论坛、出版图书,服务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扶持开展生态治理与修复,绿色工、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调研,高质量发展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育等项目、活动的开展。并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带动更多机构、企业和全社会广泛参与,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意识提升,让全社会各界人士都积极行动起来,像关心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一样关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张一帆表示,中国绿发会生态环境专项基金设立后,将汇聚生态环境领域及社会上的企业和机构用实际行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文章,助推“双碳“目标实现,进一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绿会秘书长周晋峰非常认可生态环境专项基金的理念。因为宣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绿会工作的重点,践行“两山”理论,实现“双碳”目标,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有着关键的助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几十次谈生态文明,并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既是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官宣的主题与责任,同时,也是发起中国绿发会“生态环境专项基金”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网生态中国总编辑刘景表示,在我国首个生态日发起成立中国绿发会生态环境专项基金意义非凡,影响重大。希望中国绿发会生态环境专项基金能贴合全国生态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开展工作,赋能百姓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会、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也是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
据介绍,1985年,为迎接我国特有物种麋鹿回归,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领导发起、成立了中国麋鹿基金会。经过不懈努力,麋鹿得以回归自然。国际公认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是世界物种重引进最成功范例。
随着1992年中国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及2009年胡德平理事长指出绿色发展的要义后,经国务院批准,该会两次更名为现名,并在胡德平、谢伯阳、周晋峰等理事会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注、参与相关工作。此外,由十余位院士和近百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也为我会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先进的指导建议,并在科技创新、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据了解,在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方面,绿发会积极参与中国科协问题、难题征集活动,开展并推荐的《“亚洲水塔”失衡失稳对青藏高原河流水系的影响如何?》入选中国科协2021重大科学问题。同时,重点推动开展了穿山甲研究与保护、微生物发酵、卓乃湖生态科考、罗布泊生态水文考察研究、黄河全流域生态考察等项目,先后设立沙产业基金、丝路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等科研平台,在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调研与试点、制定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团体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21年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特色创新学会。
同时,绿发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现已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t)、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基因组生物多样性联盟(GGBN)会员单位,与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国《生物性多样公约》(CBD)、联合国《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等20余家联合国机构、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建立广泛联系,先后主办、承办或参加联合国重要公约及组织的国际学术性会议及活动百余场,关注议题包括可持续饮食、濒危野生物种保护、气候变化、荒漠化防治、生态文明发展等。
双方还就生态修复、“双碳”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王心怡 李成婷 何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