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作为国家重要水源涵养地和战略性水资源保护区,其水质优劣不仅关系到大半个中国老百姓的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的灌溉水源,还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因此保护好中央水塔可谓意义重大!”12月8日,在“让世界看见秦岭·守护中央水塔”研讨会上,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文东在专家对话环节时说道。
当日,“让世界看见秦岭·守护中央水塔”研讨会在西安举行。诸位嘉宾、学者汇聚于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南山苑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从地理位置、生态功能、水源涵养等方面深度解读“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的深远意义,共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未来发展方向。
专家对话环节,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党双忍,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葛安新,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李占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文东围绕秦岭是我们的中央水塔,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传承秦岭文化、守护“中央水塔”建言献策。
“秦岭地区矿山资源分布十分的丰富,高达80余种,30多种矿藏储量位列全国前十。”王文东说,秦岭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自古以来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秦岭矿产资源的开发强度空前加大。截至目前,秦岭地区已经开发的金属矿藏有10余种,包括金、银、铜、铁、铅、锌、镉、锰、钼、汞、锑等,大大小小的采矿点1000余处。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对周边水体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很多历史遗留矿山由于年代久远,其开采作业区、排土场和尾矿堆存区均无防护措施,堆存这些区域的矿石和尾矿中大多含有重金属,与空气接触风化后,在风和径流的携带作用下可迁移至周边环境。尤其是尾矿堆存区,大多为选矿废渣、颗粒细小、矿物所占比重高,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更为严重。”王文东表示,据调查,秦岭地区的金属矿山虽然类别多样,但是其重金属污染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以镉、铬、砷、铅、汞等污染为主,主要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周边水体。
针对重金属污染的这一特点,王文东教授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三条建议:一是控源,对历史遗留的金属矿山进行生态恢复,减缓矿石、尾矿风化,从源头上减少重金属的释放量。二是减排,对于渗水量比较大的矿山,建议对岩石孔隙、裂隙进行封堵,减少径流水产生量。三是截留,结合矿山小流域特点,因地制宜的设置水质净化设施,在重金属迁移路径上进行拦截。通过综合施策,可实现废弃矿山的恢复治理与重金属迁移污染的有效控制。
“秦岭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王文东说,秦岭地区农村居民居住非常分散,难以对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集中处理。而对于具备污水收集条件的地区,由于村落空心化严重,很多已建污水站根本收不到水,常年处于“晒太阳”的状态。能够收到水的污水站由于无法达到理想负荷,也难以稳定达标。此外,秦岭地区很多地方都是源头水、一类水、二类水,按照法律规定是禁止向这些水体中排放水的,农村污水处理之后没有出路,反过来又限制了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王文东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快出台适合秦岭地区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规范秦岭地区农村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的选择、设计和建设,解决不同情景下污水站净化出水的出路问题;第二,加快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新模式,比如可以以县为单位,由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目前的运维管理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第三,要加强监管,提高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运维单位的使命感,切实把农村污水处理这一惠民工程做精、做实、做成样板工程。
王文东表示,保护中央水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做好秦岭地区矿山和农村的源头污染防控工作,才能实现区域污染排放总量的消减,才能有效降低主要河流、水库的水质污染风险,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和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