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绿色低碳 助推县域发展
中国网 2024-05-07 15:42:1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县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做实绿色低碳建设,既能补齐县城短板、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又能持续放大生态优势、充分释放“两山”红利、更好实现生态价值,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绿色低碳县城建设的定位

建设绿色低碳县城,事关县域发展总体布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在全国、全省、全市大格局大战略中找准定位。留坝县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绿色低碳县城建设是贯彻“两山”理念的具体实践。“两山”理念是始终不变的主线,要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就是要把深入贯彻“两山”理念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与县域实际、发展实际、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绿色低碳为引领,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县城建设是立足资源禀赋的现实选择。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是国家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2.03%,空气优良天数年均360天以上,负氧离子浓度常年保持1万个/平方厘米以上,可供开发利用的中药材达1300多种,素有“天然氧吧”“绿色宝库”“栈道博物馆”之称。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可以进一步放大县城资源禀赋优势,让靓色更靓、优势更优,把县城打造成全域旅游的“会客厅”。

绿色低碳县城建设是发展优势产业的客观需要。近年来,留坝县坚持“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依托“两山”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绿色食药,以景区景点为主导的观光旅游从单一打造步入串点成线,以精品民宿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从零星布局步入集群发展,以特色文化为内涵的研学旅游从单一供给步入综合发力,以足球运动为支撑的休闲旅游从赛事观赏步入深度体验,以“四养一林”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从提质增效步入有机转化。建设绿色低碳县城,有利于更好发挥县城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绿色旅游提档升级、绿色农业提质增效。

绿色低碳县城建设是用好政策机遇的重要抓手。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已成为时代的新趋势、新潮流。党中央及省、市先后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系列决策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省、市分别制定《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这为建设绿色低碳县城提供了政策支撑。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大有可为。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就是要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利好,加快把绿色低碳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后发赶超、振兴发展。

绿色低碳县城建设的实践

做实绿色低碳县城建设,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县域实际把准关键点,突出特色优势选准着力点。留坝县主要以“五个坚持”为抓手,做到同步推进、同向发力。

坚持统筹规划强引领。聚力高质量建设,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纲,高标准编制《绿色低碳县城建设专项规划》《城市风貌建设规划》《绿色低碳县城建设实施方案》和7个镇级总体规划、30个村庄规划,启动排水、绿地等8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确保“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坚持生态优先严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压紧河湖长、林山长、田长、路长“四长”责任,深入开展森林生态修复和矿山修复治理,扎实推进“5+1”治水三年行动,全力打好治污降霾“组合拳”。

坚持绿色循环做产业。一方面,加快“一业突破”,推进民宿集群建设;另一方面,稳定提升以食用菌为主的养殖产业规模,扩大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

坚持一体发力补短板。实施“绿色低碳+”行动,把绿色低碳因子有效融入城乡建设中,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37平方米,天然气普及率76%,供热覆盖面积65.1万平方米,实施集中雨污分流全覆盖,污水集中处理率 98.92%,生活垃无害化处理率 100%,建成第二水源地和5处生态停车场,所有镇通三级以上柏油路或水泥路,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

坚持“两山两化”拓路径。用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升。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等入股绿色低碳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全县75个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聚合各方要素,推出集体经济组织贷、乡村振兴贷,乡村旅游贷等多种绿色金融产品,新增绿色融资7500万元。

绿色低碳县城建设的思考

在推进绿色低碳县城建设过程中,把学习借鉴和主动创新、深入实践结合起来。

科学规划是先导。规划是发展的方向指引和战略导向。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必须遵循国家和全省、全市绿色低碳发展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发展现状合理定位县城发展方向。将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理念贯穿规划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在城镇功能布局、城市交通、市政设施,能源利用、建筑节能等环节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减少排放和能源消耗,降低运营、管理和维护成本,实现资源与项目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减轻环境负荷。

三生融合是主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与绿色低碳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必须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精准把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融合”的内在联系,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借力社会资本推进“建管投运”,加快要素集聚、产业集聚、披术集成、服务集中,打造绿色低碳、文化创意、康养休闲、智慧科技等场景、业态,努力提升宜业宜居县域品质。

生态产业是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支撑。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必须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构建生态产品保值增值、集约利用、高效开发、红利释放闭环机制,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持续优化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以生态要素为引导的生态产业,将生态价值附着于农产品、工业产品、旅游服务产品中,进一步推动生态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生态资产的优化利用,实现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城乡统筹是重点。城乡一体推进、同步提升才能充分凝聚绿色低碳建设合力。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必将县城、集镇、村庄统筹考虑,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紧密结合,以县城为牵引、集镇为纽带、村庄为补充,畅通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促进城乡之间功能衔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全域格局,在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上下足功夫,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绿色设施是基础。健全完善绿色化、低碳化基础设施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必须加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乡村公路网络,鼓励居民健康低碳出行;加强绿色低碳给排水体系建设,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绿色低碳建筑体系建设,完善绿色建筑立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全过程监管机制;加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养成,倡导形成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扩大绿色生态停车场、垃圾分类阳光房等绿色低碳产品服务供给。

全民参与是关键。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主动性,引导广大群众做绿色低碳发展的宣传者、实践者和参与者,最大限度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抓好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绿色场景创建,健全群众监督、参与决策、效果评价等长效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渗透到民众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使其成为人们共同崇尚的美好生活的常态和标配。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