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秦岭】韩红艳:保护动物栖息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中国网 2024-07-24 15:22:32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特别推出《对话·秦岭》栏目,特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韩红艳,共叙她与朱鹮的美丽邂逅。韩红艳用文字架起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讲述着秦岭的故事,以期唤醒更多人心中的绿色种子。

中国网生态中国: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国家公园”及“绿色基因库”的美誉,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中华地理的自然标识。40多年来,朱鹮保护事业从秦岭深处的洋县起步,救助朱鹮被生物界称为是“拯救濒危物种的典范”。是什么契机让您与秦岭四宝之一的朱鹮结缘,并创作了《重现的翅膀——中国朱鹮保护纪实》这部长篇报告文学?

韩红艳:秦岭,这座屹立于华夏大地的绿色脊梁,不仅镌刻着中华文明的灵魂印记,更孕育着自然界的万千生灵。秦岭不仅为朱鹮提供了最后的避风港,也成为了我们获取创作灵感的源泉。朱鹮保护事业走过了四十多年的风雨兼程,其成功被誉为“拯救濒危物种的典范”。正是这份荣誉与责任,激励着我们深入探究、细致记录。

我与朱鹮的缘分,源于一次艺术与文字的美丽邂逅。2020年,西安出版社的副总编辑李宗保,在欣赏了画家晏子的朱鹮油画展后,心中萌生了一个构想——“朱鹮”这一主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生态价值,应当以文字的形式得以弘扬。于是,他找到了作家莫伸探讨这一想法。莫伸随即推荐了我和我的同事齐安瑾加入。最终,我们组成了一支写作团队,共同完成了这部书。

写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纪实文学的核心在于真实感与现场感,这要求我们必须身临其境,深入一线。然而,我们的计划受到了疫情的制约,原本设想前往河南董寨、浙江德清等地实地考察朱鹮迁徙情况,甚至探访日本佐渡朱鹮保护中心的愿景,都被迫搁浅。尽管如此,我们并未放弃,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深度访谈关键人物上,确保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记忆的碎片难免模糊,特别是在回忆长达四十年的朱鹮保护历程时,不同当事人的回忆出现了交叠与差异,尤其是在具体数据和细节上。为了还原最真实的历史,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核实工作,不仅多次往返于相关地点,还仔细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力求还原每一个重大转折点的真实面貌,让朱鹮的故事更加生动、可信。

在着手此书之前,朱鹮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仅在荧屏上留下过惊鸿一瞥。但随着一页页纸张的翻过,一个个故事的展开,我逐渐领悟到了保护朱鹮背后的深远意义,以及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地球上曾有160万种鸟类,而今,这一数字已锐减至约9000种,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是自然界不可估量的损失,更是对人类敲响的警钟。保护野生动物,守护它们的家园,实则是为我们自己的未来铺设绿意盎然的道路。

如今,当我回望这段创作之旅,心中满是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态保护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深知,文字的力量,不仅在于记录,更在于唤醒。我们希冀,通过这部作品,能够让更多的灵魂与秦岭的山水相融,与朱鹮的命运相连,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自然遗产,让绿色的希望之翼,永远翱翔在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上。

中国网生态中国:关于朱鹮的保护,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但在文学领域,还缺乏一部详实的作品。《重现的翅膀》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是迄今首部全景式深度反映40多年以来中国朱鹮拯救和保护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的长篇报告文学。您认为文学作品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生态保护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韩红艳:在探讨朱鹮保护这一议题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但文学作品仍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度,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生态保护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回溯历史,1962年,蕾切尔·卡逊女士的《寂静的春天》犹如一声春雷,震动了整个世界。这本书不仅揭露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更引发了全球性的环保觉醒。在它的感召下,美国各地迅速响应,立法限制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环境保护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联合国亦于1972年召开“人类环境大会”,各国共同签署《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正式启航。

在中国,徐刚先生的力作《伐木者,醒来!》同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详实的资料以及生动的实例,该书揭示了无度砍伐森林所带来的生态灾难,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发,令社会为之震撼。正是这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促使政府果断行动,强化了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与执行力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一批批聚焦沙漠治理、污染防控、森林恢复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文学作品也相继问世。诸如徐刚的《大森林》、哲夫的《水土中国》、何建明的《那山,那水》,还有冯小军与尧山壁合著的《绿色奇迹塞罕坝》,这些作品无不展现了中国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卓越成就,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目前,我也正倾注心力于一部名为《大美西安:千年古都的变迁》的纪实文学创作中,旨在记录西安在生态建设领域的辉煌足迹。书中不仅涵盖了秦岭生态区的保护与修复,西安“八水”及其河道治理的壮丽篇章,更描绘了“三河一山”绿道建设、蓝天与净土保卫战,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动人画卷。我期盼,通过生态文学的广泛传播,能够激发更多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中国网生态中国:您曾跋涉在秦岭的高山密林中,近距离地观察朱鹮的珍贵与神秘,感受这座山脉中玄妙的生命奇迹。那么您在秦岭实地调查过程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或经历?

韩红艳:在深入秦岭的实地调查过程中,我有幸亲历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与经历,其中,西成高铁专为朱鹮设立防护网一事,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当我乘坐高铁经过洋县路段,目睹那片专为朱鹮设立的蓝色防护网时,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感动。一条精心构筑的防护网悄然矗立于轨道两侧,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守护着朱鹮的翱翔之梦。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洋县人民对朱鹮的深情厚谊,更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共存的生动写照。西成高铁,这条横贯秦岭南麓的钢铁巨龙,在规划之初便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穿越佛坪、洋县、城固、汉中直至四川的壮丽旅途,每一步都踏着对“秦岭四宝”的尊重与呵护。

依据以往鸟类保护的经验,项目方在此地区设计了以高架桥的形式通过,同时在高铁两侧装上防护网,下方设置宽大的桥洞,鸟兽可以自由通过。设计采用蓝色金属防护网,因为朱鹮对蓝色很敏感,看到了自动会避让。依据朱鹮的体型,每个网格大小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展性。如果朱鹮踩上网,脑袋可以伸进去,但是不会卡住,它的脚站了上去,还可以飞走。防护网内侧安装了黄色反光条,警示鸟这里有危险,大部分鸟类都能选择主动避让防护网。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世界上首次为保护特定鸟类而设立的高标准防护设施。至今,这条高铁线未曾记录过一起朱鹮撞击事件,野生动物也未有侵扰高铁运行的案例,证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

西成高铁洋县段铁路大桥两侧分别安装了高4米、总长34公里蓝橘色相间的朱鹮防护网

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那时的人们或许难以理解为何一只鸟儿能受到法律的庇护,猎杀朱鹮甚至面临刑罚的观念一度引发争议。然而,时光流转,四十余载的坚持与努力,见证了生态意识的深刻变革。今日,我们不惜花费人力、财力,只为守护那些脆弱的生命,这不仅是对朱鹮的保护,更是对整个生态网络的维护,对生物多样性的坚守,为未来世代留存了一片丰饶的自然乐土。保护朱鹮,实质上是在编织一张生命的网,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灵犹如根根丝线,每根丝线紧密相连,共同织就一幅生态平衡的壮丽画卷。

中国网生态中国:从您的观察来看,秦岭生态保护和朱鹮种群复壮的现状如何?对未来您有何期待和建议?

韩红艳:如今的“朱鹮圣地”姚家沟已经没有朱鹮了,为什么呢?昔日,朱鹮仅存于少数偏远之地,如姚家沟,这并非其天性所求。朱鹮对于生存环境的生态要求极其苛刻,它们与人类相伴为生,需要稻田,需要河流,朱鹮生活在海拔几百米的地方其实是非常适合的。然而,因人类活动的干扰与生存环境的恶化,它们被迫迁徙至海拔上千米的区域,寻找最后的避难所。

今时今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秦岭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加之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朱鹮终于重返故土。从孤羽七只到万鹮翱翔,这种回归,不仅是朱鹮种群复壮的体现,更见证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转变。现在朱鹮的踪迹遍布于学校的大树、美丽的公园,甚至城镇周边,它们与人类和谐共处,这从侧面也说明了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的胜利成果。

时任朱鹮局局长的张亚祖说,当我们消灭自己之时,也就是保护朱鹮成功之日!未来朱鹮将会重现历史分布地,不再需要人的保护,这才是拯救朱鹮的终极意义。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朱鹮可以在天空自由翱翔,我们也不用花这么多人力物力去保护它们。当我们不用去致力去保护它的时候,它其实就实现了真正的复壮。

生态保护的核心在于维护生物的栖息地,这是万物生长的根本。秦岭近年来在生态保护上取得显著成效,为众多珍稀物种提供了庇护所,使之得以繁衍生息。现在,如果你走在洋县,有时候能看到朱鹮从天空飞过。天气晴好,阳光映照在朱鹮绯红色的翅膀下,流光溢彩。

未来,我认为还是要加大朱鹮保护的宣传力度。人人都爱大熊猫,它憨态可爱,惹人喜欢。国际国内对保护大熊猫的宣传很重视,而且“功夫熊猫”的IP让世界掀起了“熊猫旋风”。如果朱鹮保护要更进一步,就要做好宣传,让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要借助各大媒体、影视的力量呈现。如果用影视剧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朱鹮的美丽,增强保护它的意义,宣传就更有效果。

朱鹮是当之无愧的友好使者,它们从中国出发,飞向了日本,飞到了韩国,人们热切的期盼着它继续展翅飞翔,飞向全世界。

中国网生态中国:对于未来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您是否还会继续关注秦岭和朱鹮,并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

韩红艳:《重现的翅膀——中国朱鹮保护纪实》的出版,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本书的完成,更开启了我对秦岭无尽热爱的新篇章。

在这部书的创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田野调查的魅力,它不仅让我深入基层,直面生态保护的第一线,还让我汲取了丰富的动物保护知识与民间智慧。

特别是时任林业厅动物管理站站长曹永汉提及的“朱鹮包产到户”这一创新举措,让我深感震撼。20世纪90年代,朱鹮数量上不去,经常发生蛇、鼬科动物伤害朱鹮的事情。大家想各种办法防治,还在树下搭帐篷看护。曹永汉想到一个方法,将朱鹮承包给个人。这让责任和利益挂钩,如果野外繁殖成功一只朱鹮,奖励 1000元;人工饲养繁殖成功一只朱鹮,奖励 1500元。相比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前一年,朱鹮的成活率提高了整整四倍。这一看似简单却极具实效的方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朱鹮的成活率,更深刻地揭示了责任与利益相结合在生态保护中的巨大潜力。它让我认识到,有效的保护策略往往源自对实际情况的深刻理解与灵活应对,同时也启发我在未来的创作中,更多地挖掘并呈现这些生动而富有智慧的保护故事。

此外,我也认识了一众同样热爱朱鹮、热衷生态保护的同仁。在济南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时,朱鹮管理局的宣传科长张跃明说:“以后再有人来问我们朱鹮的情况,可以让他直接看这本书了。”我们听了之后,大受感动。这份信任与期待,成为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因此,秦岭及其万物生灵,仍将持续成为我笔下永恒的主题。“秦岭四宝”系列中的朱鹮篇章,只是我与秦岭对话的开端。若时机成熟,我渴望进一步挖掘其他动物保护的感人故事,以及秦岭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旨在唤起更多人对秦岭保护的关注与热爱,共同见证并守护这片大地的壮丽与神奇。秦岭之美,不仅在于其雄奇的自然风光,更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与实践,值得我们倾尽全力去珍惜与传递。

(韩红艳: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曾在《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发表论文,出版长篇报告文学《重现的翅膀——中国朱鹮保护纪实》(合著),在《延河》发表中篇小说《三十而立》、纪实文学《1981,中国发现朱鹮》(合著)。小说《和亲之路——从长安出发》(唐上卷),荣获第33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