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声有色
2025-07-07 16:26:29


6月28日至7月5日,新余学院2025年“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地在全省铺开。19支志愿服务团队500余名师生走出校园,深入全省各地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将知识与关怀送到基层一线,围绕文体艺类辅导、防溺水及安全教育、红色建筑文化、反诈宣传、普法宣传、移风易俗等主题开展服务,形成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多元服务,精准滴灌基层需求

在渝水区新溪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学生志愿者正耐心教孩子们绘制水彩画,稚嫩的笔触下流淌着斑斓色彩;体育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则在仙女湖区观巢镇上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带着居民练习太极拳,一招一式尽显活力。人文学院推普文明实践队走进高新区水西镇简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学说普通话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数智生花”实践服务团在仙女湖区观巢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心灵花开·童心向阳”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打开心扉,感受社会温暖。这是文体艺类辅导深入基层的生动缩影,大学生们用专业所长,为不同年龄段的群众送去精神食粮。

暑期来临,防溺水宣传刻不容缓。在渝水区人和乡五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能源与科学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通过模拟演练和互动问答,向家长和孩子普及自救技巧。“看到孩子们认真练习憋气动作,就觉得我们的讲解真的能救命!”一位志愿者感慨道。与此同时,校园安全教育也在多所乡镇小学同步开展,筑牢儿童安全防线。在赣州市定南老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南县群贤社区童心港湾和渝水区新钢街道桂花社区、路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机电工程学院“步履传情·实践筑梦”和“淬火青春·钢城印记”青年实践团、校团委“客韵新程”乡村振兴实践团也同样为当地少年儿童普及了防溺水和安全教育知识,受到了一致好评。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安全防线

在抚州市金溪县旸田村,吉安市永丰县恩江镇开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仙女湖区仰天岗办事处,高新区学府社区、星河社区文明实践站,建筑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通过模型展览+理论宣讲+模型制作的方式讲述红色革命、历史和故事,为青少年朋友们提供学习、制作、交流建筑文化的窗口。他们将专业知识融入解说,让红色建筑背后的故事焕发新生。一位老党员听后动情地说:“年轻人讲得好!这些历史不能忘啊!”红色建筑文化宣讲,正成为一堂行走在革命旧址上的思政大课。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反诈宣传直击痛点。在高新区马洪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信息工程学院“芯系桑榆”志愿服务队设立咨询点,用真实案例解析“刷单”“网贷”陷阱,并帮助老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学生娃的分析,才知道处处要留心!”一位前来了解的大妈认真说道。

健康使者,匠心传技惠万家

在樟树市福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医路传承”暑期大思政实践团依托专业优势,为居民讲解“治未病”理念、药食同源知识,结合四诊为老人测量血压,提供个性化中医调养建议。指导老师苏广俊立足中医康复理念,聚焦老年慢性病“冬病夏治”时机与经络穴位疗法,结合辨证案例阐释药食同源调养之道,助力老年群体掌握“治未病”精髓。李思蓉同学化身“中医养生导师”,从体质辨识膳食指南到慢性病预防误区,再到八段锦导引养生机理,为居民铺就中医健康生活路径。这些都该校志愿者以学用相长赋能基层服务的缩影,值得点赞。

青春的脚步踏遍全省各地,知识的星火点亮万家灯火。新余学院万名学子以“进千站”为笔,饱蘸热情与智慧,在基层沃土书写着服务社会、历练成长的青春篇章。这场规模浩大的社会实践,不仅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动能,更在青年学子心中深深烙下了家国情怀与人民至上的信念印记。(中国网黄彦军新余学院党委宣传部廖林强)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