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分享沙龙在安康市平利县举行。汉中市有关同志以《锚定生态城市战略目标,加快建设美丽汉中》为题进行交流发言,介绍汉中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牢记“国之大者”,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机制。汉中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问题,多次召开会议学习研究、部署推进。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获得省政府批复。颁布实施了《汉中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汉中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围绕美丽汉中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秦巴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细化出台了《汉中市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意见》等10余项文件,从政策机制层面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坚持铁腕治理,全力以赴推动环境质量稳步向好。汉中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当好秦巴卫士,认真开展秦巴“五乱”问题排查整治,完成了秦巴区域265座小水电整治,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4%,累计创建11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始终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汉中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荣获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为149天、位居全省第3。全市优良水体占比始终保持100%,汉江(汉中段)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加快绿色发展,促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汉中市集中力量打造装备制造、现代材料、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绿色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大健康、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汉中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有机农业面积达29.3万亩,位居全省首位,陕西佛坪、陕西沙河2个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连续16届举办“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1%、居全省第1。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汉中市建立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和国家大宗固废基地建设,累计创建了14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截至2024年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3%,超额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促进“两山”转化,汉中市出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搭建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运行平台。“两山资源公司”实现市县全覆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位居全省第1位。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汉中市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充电基础设施在西部地级市中率先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全市绿色建筑推广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全市80.83%的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单位。
汉中市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汉中将继续坚持生态城市建设战略引领,以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与国家战略腹地重要节点城市为功能支撑,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美丽陕西建设贡献更多汉中力量。”
 
     
             
             
         
                
            